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Z12211)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杜茜马琨孙毅周云锋闫兴富更多>>
- 相关机构: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啮齿动物对模拟昆虫侵染种子的取食和扩散被引量:1
- 2016年
- 以粘土和花生粉为主原料制作人工种子,添加不同含量的蚕沙(5%、10%、20%、40%,分别记为SE5、SE10、SE20、SE40)模拟不同程度被昆虫取食损坏的种子,研究啮齿动物对昆虫取食损坏种子的取食和搬运行为策略。结果表明:1种子投放2 d后,纯粘土(NC)种子的留存率最高(92.9%),其次为蚕沙含量较低(SE5)的种子(47.1%),不含蚕沙种子(SE0)的留存率最低(36.1%);种子投放4 d后,NC种子和SE40种子留存率仍分别高达76.4%和60.8%;NC种子在投放10 d和17 d后仍分别有6.8%和5.6%留存,但其他类型种子留存率均为0。2NC种子被啮齿动物的就地取食率最高(63.2%),SE40种子次之(59.2%),且随种子蚕沙含量的减少呈波动性降低趋势;种子被搬运后的取食率以SE20种子最高(45.0%),SE0种子略低(33.7%),NC种子仅有4.1%;SE0和SE5种子被动物搬运后的贮藏率分别高达34.1%和22.9%,NC、SE20和SE40种子均低于1.5%;3SE0种子被动物搬运后取食和贮藏的平均距离最大(5.9 m),且随蚕沙含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NC种子被动物搬运后取食和贮藏的距离均最小(分别为1.2 m和0.1 m)。
- 苗迎权闫兴富杜茜周云锋孙毅
- 关键词:啮齿动物觅食行为种子扩散
- 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为了揭示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维护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环境,从而保障马铃薯的产量安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连作土壤湿热灭菌添加马铃薯残茬后,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均有所提高,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且土壤pH显著降低。连作土壤湿热灭菌后,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极显著降低。连作土壤添加马铃薯残茬后,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由此说明马铃薯连作土壤中可能含有化感自毒物质。
- 杜茜马琨
- 关键词:马铃薯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