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Z-SW-416) 作品数:10 被引量:358 H指数:9 相关作者: 张柏 吴东辉 王新 周启星 陈鹏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外源镉铅铜锌在土壤中形态分布特性及改性剂的影响 被引量:121 2003年 采用盆栽、田间试验及连续浸提分组方法,研究了外源Cd、Pb、Cu、Zn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规律及石灰+钙镁磷肥施用对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状土中Cd主要以有机结合态为主,外源Cd污染土主要以残渣态和交换态为主。原状土中Pb、Cu、Zn主要以残渣态为主,而外源重金属Pb、Cu、Zn在土壤中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外源重金属土+石灰和钙镁磷肥后使土壤中的交换态Cd、Pb、Cu、Zn下降,而碳酸盐结合态Cd、Pb、Cu、Zn含量增加。pH提高,使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下降,pH降低使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增加。 王新 周启星关键词:铅 土壤 改性剂 土壤重金属 有效态 高温胁迫下光合器官受损及其适应机理 被引量:32 2002年 热胁迫下 ,在没有超过可以忍耐的及可适应的限度时 ,有机体首先经历一段不稳定的过程 ,接下来是生理功能的恢复和稳定。介绍了热胁迫对PSⅡ和PSⅠ活性、脂类成分、蛋白质含量、CO2 同化及抗氧化剂酶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植物适应高温的过程。参 4 7。 宋春雨 刘晓冰 金彩霞关键词:热激蛋白 叶绿体 高温胁迫 光合器官 CROPWAT模型在调亏灌溉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03年 有限的水资源和增加的食物需求 ,无论对于雨养还是灌溉农业来说都需要提高水的利用率。控制的调亏灌溉在基本不减产的前提下减少了水分消耗。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模型可起到发挥产量潜力及提供实用建议的作用。为评价联合国CROPWAT模型在调亏灌溉时间表上的实用性 ,土耳其、摩洛哥以及巴基斯坦分别在棉花、甜菜及马铃薯上进行了一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能适当地预报水胁迫的影响 ,但需要校验主要作物参数。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校验不同作物参数的步骤。研究证明 ,这个模型在改进试验研究的方法设计及确定过程与结果的不一致性方面很有价值。此外该模型提供了更加系统的结果分析 ,数据的描述更统一且结果更兼容。结果显示 ,这个模型在研究和预测方面功能强大 ,而且 ,能够在不同的供水、土壤及作物栽培条件下预测调亏灌溉时间表。图 2 ,表 6 ,参 9。 宋春雨 韩晓增 于莉 王守宇 金彩霞关键词:调亏灌溉 灌溉 不同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与有机质关系 把湿筛分离水稳团聚体(WAS)和室内模拟实验结合起来,调查荒地和耕地黑土中团聚体结合有机质(SOM)与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粒级水稳性团聚体表现出较强的抗分散能力,并与总有机C呈显著正相关。添加无机N... 史奕 鲁彩艳 陈欣关键词:黑土 有机质 文献传递 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土壤线虫群落生态特征 被引量:20 2005年 于 2 0 0 3年 7月和 9月 ,在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进行土壤线虫取样 ,10个采样区 2 8个调查样地 2次共捕获线虫 10 2 2 0只 ,个体密度平均 182 5 0只 /m2 ,分别隶属于线形动物门 2纲 7目 2 0科 32属。真滑刃属、短体属和垫刃属为优势类群 ,是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土壤线虫群落最重要的类群 ,稀有类群个体数量尽管很少 ,但分布的范围并不狭小 ,线虫各类群空间分布的广狭与个体数量的多寡在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并末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土壤线虫群落垂直分布 ,受人类活动扰动的生境土壤线虫类群数和个体密度表聚性较差 ,土壤线虫向土壤下层移动明显 ;水平分布 ,天然林和受人类活动扰动生境土壤线虫类群数和个体密度差异显著 ;农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影响总体是负面的 ,而居民点园地可能增加土壤线虫的类群数和生物多样性。 吴东辉 张柏 殷秀琴 卜照义 陈鹏关键词:土壤线虫 物种丰富度 土地利用类型 有机物料及无机氮对耕地黑土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03年 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有机C、无机N添加对耕地黑土不同粒级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添加任何物料的湿培养条件下 ,随团聚体粒径增大抵抗浸水分散能力减弱 ;添加葡萄糖和玉米根干粉对 >1mm水稳团聚体有良好保护作用 ,但不能保护小粒径的团聚体。单纯添加无机N会引起耕地黑土团聚体水稳性下降。 陈欣 史奕 鲁彩艳 王国宏关键词:有机物料 无机氮 影响因素 不同施肥与耕作处理对黑土POM-C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002年 Based on two long-term fertilization(1985-) and tillage(1990-) experiment, the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and tillage on soil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carbon(POM-C)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nder the conventional tillage condition, the largest POM-C and TOC content in 0~20cm soil layer was found in the treatment of N and P fertilizers + recycled nutrients among six fertilization simulated models. As blent residue into the whole 0~20cm topsoil, POM-C content of the deep ploughing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The order was:association,prevalent and rotary tillage. 史奕 鲁彩艳 郑靖 陈欣关键词:施肥 耕作处理 黑土 土壤有机质 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46 2006年 2003年7月和9月对长春市郊区天然次生林、农田、防护林和市区公园绿地等典型土地利用生境进行土壤螨类调查,Tull-gren法提取土壤螨类,应用个体密度、类群数量、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甲螨群落MGP分析和捕食性螨类MI等指数,研究土壤螨类的群落生态结构特征,了解土地利用差异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区共捕获土壤螨类3亚目92属8703只,其中隐气门亚目(Cryptostigmata)54属5091只,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17属1582只,中气门亚目21属2030只。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土地利用差异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特征影响明显,其中地表凋落物的移除和耕作活动是影响螨类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地表凋落物的移除显著减少螨类群落的类群数、个体密度、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耕作活动促进螨类个体向土壤剖面下层移动,而地表植物群落类型对土壤螨类群落生态结构特征影响差异不显著。 吴东辉 张柏 卜照义 陈鹏关键词:土壤螨类 群落结构 凋落物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对树木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87 2005年 以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对树木生长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堆肥不同处理与对照树高相比,增加了11%~25%,地径粗增加了19%~50%,加速了树木生长,缩短了木材的生长循环,增加了木材产量。污泥土地利用不但提高了土壤中N、P及有机质含量,同时明显增加了土壤中Cd元素的含量,不同处理土壤Cd含量比对照增加了12.95%~154.48%,土壤Pb、Cu、Zn含量变化甚微。 王新 周启星关键词:污泥堆肥 土地利用 土壤环境影响 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2005年 对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典型生境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共捕获线虫23属、1 264只,优势属为真滑刃属和短体属。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有一定影响,不同生境间土壤线虫群落共有属不多,农业生产活动促使土壤线虫向土壤下层移动;不同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影响不同, 4种生境中,居民点园地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最高,而玉米田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线虫功能类群差异显著,玉米田不利于捕食类群/杂食类群的存在。 吴东辉 张柏 陈平关键词:土壤线虫 农牧交错区 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