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091057418)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高雪梅周佩娜江栾钿李钊美李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主题

  • 1篇电场
  • 1篇电场作用
  • 1篇电化学
  • 1篇鱼精蛋白
  • 1篇吡啶
  • 1篇相互作用
  • 1篇量子化学
  • 1篇量子化学研究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精蛋白
  • 1篇化学研究
  • 1篇二吡啶
  • 1篇泛函
  • 1篇泛函理论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导线
  • 1篇CO
  • 1篇PHEN

机构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李倩
  • 1篇吴伟青
  • 1篇李温雅
  • 1篇许旋
  • 1篇李红
  • 1篇李钊美
  • 1篇江栾钿
  • 1篇周佩娜
  • 1篇高雪梅

传媒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电场作用下二吡啶胺金属串配合物[Cr3(dpa)4Cl2]的量子化学研究
2011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P86方法,对[Cr3(dpa)4Cl2]分子在与金属轴平行方向电场的作用下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轴与轴向配体保持直线排列.随着电场增大,金属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但金属间距离缩短程度不同,对称构型变为非对称构型,分子能量逐渐降低,偶极矩呈线性增大.外加电场还减小了前线分子轨道能隙,使dpa配体的电子云向金属转移,占据分子轨道的电子云向低电场方向转移,空轨道电子云向高电场方向转移.随着电场增大,Cl^-和dpa^-配体的负电荷向金属转移,低电场端的原子和基团的电荷变化更显著,金属的自旋密度降低,低电场端的Cl的自旋密度增大.
吴伟青蔡雪萍李钊美江栾钿李温雅许旋
关键词:分子导线电场作用密度泛函理论
鱼精蛋白与[Co(phen)3]^3+间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及分析应用
2011年
研究了鱼精蛋白与[Co(phen)3]^3+间的相互作用,并以[Co(phen)3]^3+作为指示剂进一步研究了鱼精蛋白的电化学检测.结果表明,鱼精蛋白与[Co(phen)3]^3+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随着鱼精蛋白的加入,[Co(phen),]“在ITO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正移,还原峰电位线性地负移,氧化还原峰电流线性地减小,线性区间为5×10^-6-1×10^-3g/L,检测限为2.0×10^-6g/L.该鱼精蛋白传感器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抗尿液的干扰.
高雪梅周佩娜李倩李红
关键词:鱼精蛋白相互作用电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