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226)

作品数:5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王薇刘静孙佳艺王淼赵冬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延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斑块
  • 2篇队列研究
  • 2篇性别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斑块
  • 2篇甘油三酯
  • 2篇甘油三酯水平
  • 2篇斑块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水平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关
  • 1篇队列人群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危险
  • 1篇心血管病危险...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作者

  • 5篇赵冬
  • 5篇王淼
  • 5篇孙佳艺
  • 5篇刘静
  • 5篇王薇
  • 4篇刘军
  • 4篇齐玥
  • 2篇秦兰萍
  • 1篇张晓婷
  • 1篇解武祥
  • 1篇冯立群

传媒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甘油三酯水平与糖尿病发病危险的队列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分析多省市人群1992--2007年空腹TG水平变化与累积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1992年6省市35~64岁参加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者为基线数据,2007年进行了危险因素再调查;去除1992年已有糖尿病和2次调查资料不完整者,用于本研究共5408例。根据TG水平分为3组:1组TG〈1.70mmol/L,2组TG1.70—2.25mmol/L,3组TG≥2.26mmol/L。结果与1992年相比,2007年该人群TC,水平增加了0.40mmol/L;高TG血症患病率从23.4%上升至39.0%。队列人群15年糖尿病累积发病率12.8%;按基线TG水平分3组,15年累积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10.5%、16.2%和26.6%。以基线TG1组为对照,在调整了多个危险因素后,2组和3组糖尿病发病风险RR分别为1.44(95%CI1.12—1.83)和2.40(95%CI1.90—3.03)。两时点(1992年和2007年)检测TG均以1组为对照,多因素分析显示,2次检测TG3组累计糖尿病发病风险均增加了2.39倍(RR3.39,95%C12.49—4.61)。结论多省市队列人群基线高TG水平是糖尿病发病风险独立影响因素;两时点TG的变化对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王薇刘静孙佳艺王淼刘军齐玥赵冬
关键词:甘油三酯类随访研究流行病学
北京市50~79岁社区人群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社区人群空腹血糖(FB6)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患病危险的关系,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合并其他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患病危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人群来自“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CMCS)”。2007年对北京大学社区随访人群中依然存活的人群进行危险因素复查,对两次调查资料完整,且年龄50~79岁的1046人进行分析。FBG~〉7.0mmol/L或正在服用降糖药物定义为糖尿病。结果研究人群FBG平均水平为5.89mmol/L,颈动脉斑块患病率为56.3%。以FBG正常组为参照,仅在单因素和调整年龄时,随着FBG水平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的患病危险增加。分性别分析,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女性颈动脉斑块患病危险是参照组的2.2倍。将各危险因素异常和正常的两分组与FBG水平的三分组进行组合,男女两性均以各危险因素正常且合并FBG正常组为参照。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女性各危险因素异常合并糖尿病组的颈动脉斑块患病危险最高,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压升高、腰围增大合并有糖尿病组的颈动脉斑块患病危险分别是参照组的2.8倍(P=0.014)、2.7倍(P=0.010)、2.4倍(P=0.013)、2.1倍(P=0.031)。结论FBG水平的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危险间的关系在男女两性不一致,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危险间的关系仅存在于女性,FBG水平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组合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危险问存在联合作用。
孙佳艺王薇刘静王淼刘军齐玥秦兰萍赵冬
关键词: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性别
北京市中老年人群甘油三酯水平与颈动脉新发斑块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水平与北京市中老年人群5年颈动脉新发斑块的关系,分析TG合并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对颈动脉新发斑块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两社区人群TG指标和基线复查两次颈动脉超声检测数据完整者共1949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基线TG分为4组:组1(〈1.13mmol/L)、组2(1.13-1.69mmol/L)、组3(1.70-2.25mmol/L)及组4(≥2.26mmol/L),以颈动脉新发斑块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评价指标,分析基线TG水平与颈动脉新发斑块的关系。结果不同TG水平组间新发斑块率比较,新发斑块率随着基线TG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分别为30.8%、38.8%、41.9%和44.2%,X^2=21.22,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组1相比,TG≥1.13mmol/L可增加颈动脉新发斑块风险(组2、3、4分别增加了42%、62%和78%);调整年龄、性别及传统危险因素后,TG水平在2.26mmol/L以上人群,颈动脉新发斑块风险增加37%。结论北京市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新发斑块率随着基线TG水平的上升而增加。高TG(≥2.26mmol/L)可增加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新发斑块的危险。
张晓婷赵冬刘静冯立群孙佳艺王淼刘军王薇
关键词:甘油三酯颈动脉斑块血脂异常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水平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水平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参加“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2002年危险因素调查的1541例北京地区45 ~ 74岁队列人群中资料完整的1471人(男性688人,女性783人)作为研究对象.Lp-PLA2活性水平采用比色法进行检测.对男女两性的Lp-PLA2活性水平以及Lp-PLA2活性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1)男女两性Lp-PLA2活性水平分别为(22.73±8.52) nmol·min-1 ·ml-1和(20.01±8.06) nmol·min-1·ml-(P<0.01).(2)男性的年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男性(P<0.05或P<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男性Lp-PLA2活性水平与肥胖指标(腰围和体质指数)、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血脂(TC、LDL-C、HDL-C和甘油三酯)均相关(P均<0.01);女性Lp-PLA2活性水平与年龄和血脂相关(P<0.05或P<0.01),而与肥胖指标和血压的相关性低于男性(女性r值0.02~0.08;男性r值0.1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LDL-C、HDL-C、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后,男性Lp-PLA2活性水平仍高于女性(OR=1.72,95%CI:1.34 ~2.21,P<0.01).结论 男性的Lp-PLA2活性水平高于女性,且与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较强,但此性别差异并不能够完全由主要危险因素解释.
贾张蓉赵冬齐玥王薇王淼孙佳艺秦兰萍刘静
关键词:性别因素
1992至2007年多省市队列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特点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分析1992至2007年多省市队列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及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的变化特点.方法 1992年,在多省市35 ~64岁人群中进行基线危险因素调查,并建立心血管病研究队列.2007年,在该队列人群中再次组织危险因素调查.2次调查资料均完整的调查对象共5 740名,对其血清TC进行分析.结果 (1)1992至2007年,平均TC水平男性从4.65 mmol/L增加到4.96 mmol/L,女性从4.40 mmol/L增加到5.35 mmol/L.高胆固醇患病率男性从5.1%(141/2 791)上升到8.5%(237/2 791),女性从4.9%(143/2949)上升到20.0%(590/2949).(2)在不同性别中,女性基线时35 ~44岁年龄段人群平均TC水平增加值最大,为0.95 mmol/L.在不同地区中,基线时TC平均值最低的农村人群平均TC水平增加值最大,为0.88 mmol/L.以1992年基线TC水平5分位切点分层,男女两性均是最低分位组平均TC水平增加值最大,分别为0.93 mmol/L和1.45 mmol/L.(3)在2007年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36.5% (302/827)来源于基线TC5.18~6.21 mmol/L人群,49.6%(41 0/827)来源于基线TC <5.18 mmol/L人群.结论 1992至2007年,队列人群平均TC水平男女两性均增高;农村以及基线TC水平最低分位组人群TC水平上升幅度最大.
王薇刘静王淼孙佳艺刘军齐玥解武祥赵冬
关键词:胆固醇队列研究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