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30471754)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涌泉郭征郝玉琳付军李述军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行为
  • 1篇细胞
  • 1篇面形
  • 1篇骨细胞
  • 1篇合金
  • 1篇
  • 1篇表面形态
  • 1篇成骨
  • 1篇成骨细胞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篇李述军
  • 1篇付军
  • 1篇郝玉琳
  • 1篇郭征
  • 1篇张涌泉

传媒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钛金属材料表面微形态对兔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体外观察钛金属材料不同表面微形态对免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扫描、喷砂、机械加工和抛光技术在钛金属基片上制备四种不同的表面微形态,激光扫描表面(LS)为50μm宽度的平行微沟槽,机械加工表面(MS)为100μm宽度大环形沟槽,两种表面均为规则纹理,喷砂表面(SS)为完全粗糙表面,抛光表面(PS)为光滑表面;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态特征并测定表面形态的粗糙度(Ra),分别在不同基片表面接种兔成骨细胞,培养12d,测定细胞24h黏附情况、12d增殖情况、11d碱性磷酸酶活性,并通过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细胞黏附LS=SS〉MS=PS,细胞增殖SS〉LS〉MS:PS,ALP活性LS=SS〉MS=PS,在LS和SS表面上的细胞黏附、增殖及ALP活性均高于MS和PS表面(P〈0.05)。结论钛金属材料表面微形态对兔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以及细胞形态产生影响,细胞级别的规则微沟槽表面为成骨细胞提供了一个更适合的生长环境。
郭征张涌泉付军郝玉琳李述军
关键词:合金表面形态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