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2JC14005)
- 作品数:19 被引量:68H指数:6
- 相关作者:仲人前屠小卿孔宪涛朱烨范列英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南通大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测定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mRNA含量的方法,初步探讨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ACImRNA表达水平。方法:在TACI基因高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TACImRNA准确含量,并以TACImRNA和β2MmRNA含量的比值作为评价TACI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本法检测TACImR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109~101pg/m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测定的CV分别为2.97%~9.32%和5.86%~10.29%。40例健康献血员样本的PBMC中35例(87.5%)检出有TACImRNA表达,范围为0.02~2.11。结论:成功建立RFQPCR检测TACI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为进一步探讨TACImRNA表达水平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张冬雷鞠少卿施健王惠民王跃国倪红兵孔宪涛仲人前
-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实时荧光定量
- 细胞外基质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1,ECM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乳腺组织(正常组织和癌组织)和恶性程度不同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和MDA-435)中ECM1的表达,并比较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乳腺癌之间的ECM1表达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确定ECM1亚型蛋白。结果:ECM1的表达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率为8.7%(2/23),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0.4%(29/48);其中乳腺癌淋巴结未转移者为38.5%(10/26),淋巴结转移者为86.4%(19/22)。统计分析表明,ECM1的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高于正常组织(P<0.01),在转移性乳腺癌中高于非转移性乳腺癌(P<0.01)。恶性程度低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中不表达ECM1,而恶性程度较高的MDA-435细胞株中高表达ECM1。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的ECM1蛋白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的ECM1a亚型。结论:ECM1(主要为ECM1a亚型)在乳腺癌组织和恶性程度高的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并且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
- 侯彦强仲人前耿红莲倪健孔宪涛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蛋白1乳腺癌淋巴结转移
- 血清BLyS和APRIL水平与非霍奇金氏病关联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氏病(NHL)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LDH升高患者组(10例)和LDH正常NHL患者组(12例)NHL患者血清BLyS和APRIL水平,以健康志愿者(23例)作为对照;同时将血清BLyS和APRIL水平与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HL患者组血清BLyS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NHL患者血清APRIL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LDH升高患者组血清APRIL水平明显高于LDH正常患者组(P<0.05);NHL患者组和LDH升高患者组血清APRIL水平与LDH正相关(r=0.923、0.799,P<0.05)。结论:NHL患者血清BLyS、APRIL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提示BLyS和APRIL可能与NHL的预后及恶性程度有关。
- 鞠少卿倪红兵王跃国张芹黄一红周锦红刘才旺孔宪涛仲人前
- 关键词: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增殖诱导配体乳酸脱氢酶
- B细胞激活因子水平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初评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建立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水平的ELISA检测方法,并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以商品化的抗人BlyS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抗人BlyS多克隆抗体,采用双抗夹心法自行建立BlyS血清水平的ELISA检测方法;并对8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0例类风湿关节炎(RA)、10例干燥综合征(SS)]、6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3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2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40例正常人的血清BlyS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成功建立血清BlyS水平的ELISA检测法且重复性较好,8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为(8.23±1.42)ng/ml,6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3.40±0.79)ng/ml,40例正常人的血清BlyS水平为(3.19±0.88)ng/ml。与正常人相比,风湿性疾病组的BlyS血清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BlyS血清水平升高则不明显。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BlyS血清水平ELISA检测方法简便、可靠、准确,为后续研究Bly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风湿性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周琳屠小卿朱烨刘海英陆慧琦候晓菁陈洁谭龙益孔宪涛仲人前
- 关键词:B细胞激活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自身免疫疾病
- HLA-A*0201/BSP融合基因的构建与表达
- 2004年
- 目的:克隆表达HLA-A*0201 α链胞外区与BirA酶底物肽(BirA substrate peptide,BSP)的融合蛋白。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HLA-A*0201 α链cDNA库中克隆基因的胞外区,拼接可生物素化的BSP片段序列后,经双酶切插入载体pET28a(+)后在E.coli BL21(DE3)诱导高效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与复性。结果:成功地扩增出HLA-A*0201/BSP基因并测序证实,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T-HLA-A*0201,并获表达与纯化。结论:成功构建了HLA-A*0201/BSP融合基因,为进一步体外构建特定的HLA-A*0201四聚体,标记相应特异性CD8+T细胞提供物质基础。
- 娄加陶范列英张玉芳侯彦强周演武耿红莲仲人前
- 关键词:融合基因基因表达
- 自身免疫性肝病148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LDS)的临床、生化及自身抗体特点。方法分析我院1996年-2005年148例ALDS患者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5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PBC)患者96例的临床表现,并分析有关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典型,肝功能各项指标普遍异常,AIH组以ALT升高更为明显,而PBC组患者ALP和GGT升高更为显著(P<0.01)。在自身抗体检测情况两组有极大的差异。AIH患者主要以高效价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44/52)和/或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ies)(35/52)为主,此外,尚有9.6%(5/52)和3.8%(2/52)的AHI患者出现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uti-soluble liver antigen autoantibdies,抗SLA)和抗肝/肾微粒体(liver/kidney microsomal,LKM)抗体阳性。PBC组以抗线粒体抗体(mitahondrial anto-antibodies,AMA)阳性(99.0%)为主,93.8%的患者AMAM2阳性。结论AIH及PBC的诊断可结合临床、生化、自身抗体检查的结果,其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尤为重要。
- 屠小卿朱烨周琳吴萍耿红莲竺蓓顾鹏飞仲人前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抗体
- AMA-M2抗体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分析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实验室指标特征,为PBC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10余年来保存的361例特异性AMA-M2抗体阳性PBC患者的血清标本,检测分析自身抗体、血清酶谱、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并用免疫印迹法分析M2靶抗原分布情况。结果 361例血清标本中最常见的生化指标异常为ALP和GGT,异常率分别为84.5%和78.9%,有71.7%的标本IgM异常增高。14.7%(53/361)ALT、ALP和GGT等生化指标全部正常。AMA和ANA阳性率分别为84.5%和76.7%,在ANA阳性标本中,核膜型与着丝点型为最常见的荧光图形。M2型抗体的三个主要靶抗原PDC-E2、BCOADC-E2和OGDC-E2在本研究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3%、69.5%和24.4%。结论 AMA-M2抗体阳性的中国人PBC,仍以血清IgM、ALP、GGT水平升高和AMA阳性常见,但14.7%PBC患者初诊时ALT、ALP和GGT等生化指标正常。三个主要M2型靶抗原分布不同于白种人报道。
- 姜小华傅青春孙建文单阁李君方晓云代龙仲人前
- 关键词: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
- 细胞外基质蛋白1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HUVEC生物学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ECM1)在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ECM1-pEGFP-N2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转染MCF-7细胞,药物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荧光显微镜检测报告基因表达产物EGFP,免疫组化检测ECM1蛋白表达。经细胞粘附实验、体外侵袭力实验比较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用MTT比色法分析ECM1对MCF-7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ECM1-pEGFP-N2真核表达载体,并在MCF-7中稳定表达;转染ECM1后的MCF-7细胞的细胞形态、粘附性、侵袭力和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MTT比色法检测HUVEC增殖结果示培养液组、空载体转染上清组、ECM1转染上清组HU-VEC D570值分别为0.89±0.06,0.92±0.09和1.39±0.10,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CM1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生物学特性在体外未见明显影响,但能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
- 侯彦强仲人前娄加陶耿红莲孔宪涛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蛋白1真核表达载体MCF-7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亚群表型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亚群表型变化情况。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1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 (autoimmunehepatitis,AIH)、2 1例乙型肝炎患者以及 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的NK、CD3+ 、CD4 + 、CD8+ 、CD2 8+ 、CD8+ /CD2 8+ 、Fas、FasL的水平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PBC组患者的CD4 + 亚群较正常组升高 ,而CD8+ /CD2 8+ 细胞亚群较正常组、乙肝组和AIH组减低。AIH组患者的CD4 + 和CD8+ /CD2 8+ 细胞均较正常组升高。PBC组和AIH组患者的Fas和FasL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异常 ,细胞凋亡活跃 ,提示T细胞介导的免疫紊乱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免疫损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屠小卿张玲珍范列英曹鲁宁朱烨曾万杰仲人前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细胞亚群表型流式细胞仪
- 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激活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建立测定B细胞激活因子 (B lymphocytestimulator ,BlyS)mRNA含量的荧光定量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 ,并用来检测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类风湿关节炎 (RA)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中BlyS的基因表达水平 ,探讨BlyS基因表达水平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构建克隆载体 pMD18 T BlyS作为定量模板 ,基于TaqMan荧光探针技术 ,建立实时荧光RT PCR方法在GeneAmp 5 70 0型检测仪上定量检测 19例自身免疫病(SLE、RA)确诊病人、2 0例亚临床病人 (主要是抗核抗体阳性 )、8例其他对照性疾病患者 (自身抗体阴性 ,免疫球蛋白升高 )、2 0名正常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BlySmRNA表达含量。结果 19例自身免疫病确诊病人的PBMCs中均有BlySmRNA的表达 ,范围从 9 7× 10 5~ 3 2× 10 8拷贝 /μgRNA ,均值为 (8 4± 7 9)× 10 7拷贝 /μgRNA ;2 0例亚临床病人的强度为 8 6× 10 4~ 3 8× 10 6拷贝 /μgRNA ,均值为 (1 3± 1 2 )× 10 6拷贝 /μgRNA ;2 0名正常健康人的强度为 5 5× 10 4~ 4 9× 10 5拷贝 /μgRNA ,均值为 (1 7± 1 4 )× 10 5拷贝 /μgRNA ;8例自身抗体阴性而免疫球蛋白升高的其他疾病患者的强度为 5 8× 10 5~ 3 5× 10 7拷贝 /μgRNA ,均值为 (1
- 周琳许臻范列英屠小卿朱烨谭龙益孔宪涛仲人前
- 关键词:自身免疫病外周血B细胞激活因子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