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75058)

作品数:29 被引量:372H指数:13
相关作者:邹慧君郭为忠梁庆华叶志刚田永利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机械工程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4篇概念设计
  • 6篇机械运动
  • 4篇机电一体化
  • 4篇机械运动方案
  • 4篇杆机构
  • 3篇遗传算法
  • 3篇自动机械
  • 3篇可调机构
  • 3篇机电一体化系...
  • 3篇计算机
  • 2篇型综合
  • 2篇形态学矩阵
  • 2篇运动学
  • 2篇知识库
  • 2篇人机协同
  • 2篇贴近度
  • 2篇七杆机构
  • 2篇人机
  • 2篇自动化
  • 2篇网络计划

机构

  • 3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4篇邹慧君
  • 20篇郭为忠
  • 10篇梁庆华
  • 9篇叶志刚
  • 8篇田永利
  • 7篇李瑞琴
  • 6篇冯涛
  • 6篇胡松
  • 4篇周双林
  • 4篇方新国
  • 2篇张青
  • 2篇姚燕安
  • 2篇吕方梅
  • 2篇黄高义
  • 2篇周洪
  • 1篇张阁
  • 1篇马承文
  • 1篇何有钧
  • 1篇许勇
  • 1篇刘建慧

传媒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机械设计与研...
  • 6篇中国机械工程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机械设计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04
  • 9篇2003
  • 19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调节型连续轨迹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被引量:17
2002年
提出一种可调节型连续轨迹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方法。在确定了可调节型双曲柄机构轨迹柔性的基础上 ,基于从动杆杆长结构误差建立机构的优化综合模型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获取综合结果。从动杆杆长结构误差不仅计算便利 ,且能有效反映出实际生成的轨迹曲线与预期的理想轨迹曲线间的差异 ,避免了在两轨迹曲线上选取对应比较点的困难。改进遗传算法保证了获得全局最优解。综合实例结果表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邹慧君周洪李瑞琴
关键词:可调机构遗传算法
可调节型函数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被引量:18
2002年
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型连续轨迹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方法。通过改变机架杆杆长来实现可调机构运动参数的调节。在可调机构生成不同的函数时都存在驱动曲柄与不含乱支缺陷的前提下使得函数生成机构的最大结构误差达到最小。在建立了机构优化综合的模型后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获取全局最优解。优化综合实例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邹慧君周洪李瑞琴
关键词:可调机构遗传算法
机械运动方案知识库的建立和机构自动化型综合被引量:8
2003年
用数据标准化技术和组合分类法对概念设计运动行为 结构映射域中的运动行为知识和机构知识进行合理分类 ,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机编码和存储原则 ,使得机械运动方案在求解的初期快速高效地构建满足基本运动特性的初步解集合。然后采用启发式运动行为匹配传播原理和匹配传播真值表进行机构型综合 ,建立了基于启发式运动行为匹配传播原理的机械运动方案自动化知识库推理系统 ,通过深度优先搜索策略 ,按自顶向下的设计流程在 4个层次上进行匹配 ,符合设计者创新思维的规律。如果较高一级的匹配不成功 ,则自动转为下一等级的匹配。根据匹配传播真值表 ,运动行为ID中非零元素值 (如“2”或“3”)一旦在匹配过程中出现 ,则一直会传播下去 ,保留在最终的搜索结果编码中 ,匹配传播原理的启发式机制将复杂运动需求分解为简单的运动需求后进行求解 ,从而实现了自顶向下的复杂运动需求的求解。更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自动求解过程的实现。最后列举了实例证明方法的实用。
叶志刚邹慧君郭为忠胡松田永利
关键词:知识库功能元机构型综合机械运动方案自动化
行为变换与自动武器创新被引量:6
2002年
行为变换是机构执行系统创新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提出了行为变换的 4种方法 ,即行为合并、行为分割、行为分解和行为分位 ,建立了行为变换的规则体系 ,并以行为变换在自动武器创新设计中应用为引线 。
梁庆华邹慧君冯涛郭为忠
关键词:自动武器
缝纫机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被引量:25
2002年
论述了缝纫机创新设计的重大意义,研究了缝纫机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缝纫机创新设计的过程模型,详细阐述了缝纫机创新设计的几个层面:即缝纫工作原理的创新、缝纫工艺动作过程的创新、执行机构及其组合的创新。最后给出了缝纫机创新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邹慧君田永利张青李瑞琴
关键词:变异设计反求设计缝纫机形态学矩阵
基于Matlab-Sim Mechanics的机电产品组成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被引量:22
2003年
分析了目前几种产品建模方法的特点。比较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组成的现有划分方法。针对以广义执行机构为主功能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组成划分 ,提出了结合Matlab软件的SimMechanics工具箱建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广义执行机构模型、传感器模型和控制策略模型的机电产品组成对象建模的方法 ,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方案生成后的进一步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文章以特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家用多功能缝纫机的横针机构子系统为例 ,阐明了这种建模方法和仿真技术的具体应用 。
田永利邹慧君郭为忠叶志刚李瑞琴
关键词:广义执行机构MATLABSIMMECHANICS机电产品
基于语义网络的方案设计过程表达与推理被引量:8
2003年
从基于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表达方法必须能支持概念设计全过程的思想出发 ,提出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系统必须能够表达设计方案、产生方案、产生多个方案和确定最优方案 .根据方案表达方法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要求 ,选用语义网络技术表达设计方案过程、工艺动作、机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通过对设计方案中机构时间配合及其影响的表达和调整实现了方案设计运动循环图表达的计算机辅助化 .利用基于语义网络表示的不确定性推理技术构造待求问题的语义网络片断 ,通过已有设计实例与设计要求的属性值与属性值、属性值与属性值域、属性值域与属性值域三者的匹配比较构造贴近度计算公式 ,并对工业平缝机中的挑线机构进行了机构选型 .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
叶志刚邹慧君胡松郭为忠周双林黄高义
关键词:语义网络贴近度
机构系统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被引量:24
2003年
提出了机构系统概念设计的步骤 :( 1 )工艺动作过程的构思 ,这种构思方法主要有基于实例的改善、基本动作的综合和拟人化分析等几种 ;( 2 )将工艺动作过程实现动作分解 ,分解所得每个独立的动作称之为执行动作 ;( 3)选择或创新执行机构实现各个动作 ;( 4 )采用形态学矩阵方法构成多种机构系统 ;( 5 )通过综合评价得到综合最优的机构系统 .上述这种工艺 -动作 -机构的功能求解方法使机器概念设计与机构系统设计统一起来 .
邹慧君田永利郭为忠梁庆华
关键词:概念设计形态学矩阵
机电产品运动方案创新的人机协同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建立了机电产品运动方案创新的蕴含功能 -行为 -结构与功能关系 -行为关系 -结构关系并行进化的概念设计全过程模型 ;揭示了该设计过程中的 6个创新层次 ,即任务创新、功能创新、原理创新 (包括工作原理创新和技术原理创新 )、行为创新、结构创新和运动参数创新 ;分析了人机协同的概念设计 ,并讨论了需要解决的七大关键技术 .该研究有助于机电产品运动方案的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的实用化研究 ,并正被引入相关设计软件的开发 .
郭为忠邹慧君
关键词:概念设计人机协同计算机辅助设计
SEMANTIC NETWORK PRESENTATION OF MECHANICAL MOTION SCHEME AND ITS MECHANISM TYPES SELECTION METHOD被引量:2
2004年
The presentation method of the mechanical motion scheme must support thewhole process of conceptual desig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a semantic network method is selectedto represent process level, action level, mechanism level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Computeraided motion cycle chart exploration can be realized by the representation and revision of timecoordination of mechanism actions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design scheme. The uncertain reasoningtechnology based on semantic network is applied in the mechanism types selection of the needledriving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sewing mechanism, and the application indicated it is correct,useful and advance.
Ye Zhigang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