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P08038)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田美荣王兴志程荣王志杰宋国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大学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太古界
  • 2篇东营凹陷
  • 2篇岩浆
  • 2篇岩浆岩
  • 2篇凹陷
  • 2篇储层
  • 2篇储层特征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类型
  • 1篇太古宇
  • 1篇盆地
  • 1篇裂缝
  • 1篇基岩
  • 1篇发育
  • 1篇发育规律

机构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篇王兴志
  • 2篇田美荣
  • 1篇徐兵
  • 1篇王玉芹
  • 1篇张鹏飞
  • 1篇张帆
  • 1篇朱萌
  • 1篇刘惠民
  • 1篇张金友
  • 1篇葛志丹
  • 1篇宋国奇
  • 1篇王志杰
  • 1篇程荣
  • 1篇濮瑞
  • 1篇李波
  • 1篇王学军
  • 1篇郭玉新
  • 1篇刘宁

传媒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盆地覆盖区太古宇岩石类型综合判识方法——以济阳坳陷太古宇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含油气盆地太古宇逐渐成为现实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针对油气勘探工作中盆地覆盖区基底——太古宇的岩石类型难以判识的问题,以济阳坳陷太古宇为例,借鉴其周边露头区太古宇的发育特征,综合利用坳陷内钻井取心观察、岩心镜下鉴定结果、录井资料及岩心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明确了济阳坳陷太古宇的岩石类型包括岩浆岩和变质岩两大类8种,以岩浆岩为主,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其次为闪长岩。以岩心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筛选了自然伽马、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和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等岩性敏感测井曲线,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常规敏感测井曲线交会图与曲线叠置法、基于地质统计的Fisher定量判识法等岩石类型判识方法。通过与已知结果对比,岩石类型判识准确率达80%以上,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盆地覆盖区太古宇岩石类型的综合判识。
王学军郭玉新王玉芹刘宁
关键词:太古宇岩浆岩岩石类型
东营凹陷太古界岩浆岩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该文根据大量的岩心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压汞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太古界岩浆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古界岩浆岩储层主要以脆性的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和脉岩类为主要储集岩;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其次为溶孔和溶洞,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总体属于低孔、低渗的孔隙-裂缝型储层;岩浆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受岩性、构造破裂作用和大气淡水淋滤等因素的控制。
葛志丹王兴志朱萌濮瑞王伟张金友
关键词:太古界岩浆岩储层特征东营凹陷
鲁西地区太古界裂缝类型与发育规律被引量:10
2014年
依据露头观测和成像测井数据,揭示鲁西地区太古界裂缝系统的成因及类型,将裂缝产状数据与区域构造背景结合分析,同时依据典型断裂-裂缝剖面的观测统计,对太古界构造裂缝的形成时期及发育规律进行剖析。结果表明:鲁西地区太古界裂缝系统主要由区域构造裂缝和局部构造裂缝组成;区域构造裂缝形成时期主要为中—新生代,其中低角度裂缝形成于印支期,高角度裂缝形成于燕山—喜山期;局部构造裂缝的发育虽不具有普遍性,但对局部地区太古界储集性能的改善意义重大;规模相近但力学性质不同的断裂对储层的改造程度和影响范围存在差异;压性断裂最好,压扭性断裂次之,张扭性断裂最差;断裂影响范围内裂缝面密度的显著增大主要表现为区域构造裂缝的加密或派生新的构造裂缝,新生裂缝通常与断裂平行或小角度斜交。
刘惠民张鹏飞宋国奇王志杰田美荣程荣
关键词:裂缝太古界
东营凹陷太古界基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针对东营凹陷太古界基岩储层特征、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和测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常规孔、渗资料,对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太古界的储集岩主要为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及脉岩类;太古界潜山内幕的储集空间以各类裂缝为主,淋漓孔与溶蚀孔较发育,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太古界储层属于裂缝性储层,在纵向上和平面上都表现出极端的非均质性;太古界储层主要集中在距潜山顶面0~30m,30~60m,60~100m等3段范围内的潜山风化壳,横向对比难度较大,平面上储层围绕潜山呈条带状展布。
李波田美荣张帆徐兵王兴志
关键词:太古界储层特征东营凹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