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611040800)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中全徐冬梅崔晶王燕娟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母源性抗旋毛虫抗体对子鼠肠道虫荷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母源性抗旋毛虫抗体的传递途径及其对子鼠感染旋毛虫后肠道排虫的作用。方法98只昆明小鼠子鼠分为4组,感染母鼠所产子鼠感染母鼠哺乳组(A组)、正常母鼠所产子鼠感染母鼠哺乳组(B组)、感染母鼠所产子鼠正常母鼠哺乳组(C组)及正常母鼠所产子鼠正常母鼠哺乳组(D组)。4组子鼠分别在14、21、42日龄时尾静脉采血,用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ELISA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然后分别经口感染200条肌幼虫,18h后剖杀子鼠,计数肠道虫荷。结果A、B、C和D等4组14日龄子鼠的肠道平均虫荷分别为5、5、19及18条,21日龄子鼠分别为18、19、75及73条。14日与21日龄的A、B两组子鼠肠道虫荷均显著低于C、D两组子鼠(F14=10.056,F21=35.062,P<0.01)。14日和21日龄子鼠血清吸光度(A492),A组(0.177、0.235)与B组(0.183、0.250)均显著高于C组(0.108、0.105)与D组(0.067、0.065)(F14=75.326,F21=60.867,P<0.01);14日和21日龄4组子鼠肠道虫荷与其血清抗体水平均呈负相关(r14=-0.621,r21=-0.756,P<0.01)。42日龄4组子鼠肠道虫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2=0.916,P>0.05),血清抗旋毛虫抗体均为阴性,肠道虫荷与其血清抗体水平无相关性(r42=-0.291,P>0.05)。结论母源性抗旋毛虫抗体主要经乳汁传递,可明显促进14日和21日龄子鼠感染旋毛虫后的肠道排虫反应。
- 王燕娟徐冬梅崔晶王中全
- 关键词:旋毛虫小鼠抗体
- 妊娠对小鼠旋毛虫感染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妊娠对小鼠旋毛虫感染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6只孕鼠分别经口感染300条旋毛虫肌幼虫,ELISA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血清抗体水平。感染后6周剖杀,消化全身肌肉计算每克肌肉虫荷(lpg)。测定孕鼠感染后1~4周血清介导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对成囊前期幼虫(PEL)的杀伤作用。观察孕鼠感染旋毛虫后第6、8和12天的肠道虫荷及雌虫体外生殖力指数。对6只处女鼠肌肉注射孕酮,观察其感染旋毛虫后6周的血清抗体水平与肌肉虫荷。结果孕鼠感染旋毛虫后2周的血清抗体水平(A492=0.113)显著高于未孕鼠(A492=0.078)(F=21.390,P<0.05)。孕鼠感染后6周的每克肌肉虫荷(1251±450)明显低于未孕鼠(2310±1123)(t=2.419,P<0.05)。孕鼠感染后2周血清介导的ADCC导致成囊前期幼虫的死亡率(42.6%)显著高于未孕鼠(26.9%)(F=1.195,P<0.05)。孕鼠感染后第6、8和12天的肠道虫荷与未孕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6=-1.185,Z8=-0.149,Z12=-0.0289,P>0.05),感染后第6和8天孕鼠与未孕鼠的雌虫生殖力指数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6=-0.149,Z8=-1.043,P>0.05)。孕酮注射处女鼠感染旋毛虫后6周的血清抗体水平(A492=0.299)显著高于对照组(A492=0.191)(t=2.955,P<0.05),但其每克肌肉虫荷(1457±551)与对照组(1235±4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6,P>0.05)。结论妊娠在小鼠抗旋毛虫感染的免疫应答中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孕鼠感染旋毛虫后早期血清抗体水平升高及其介导的ADCC对成囊前期幼虫的杀伤作用增强等有关。
- 王燕娟徐冬梅崔晶王中全
- 关键词:旋毛虫妊娠孕酮成囊前期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