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FK2010-27)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黄振熊琳歆陈逸石张旺珍梁军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海关技术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实蝇
  • 1篇有害生物
  • 1篇首次截获
  • 1篇截获
  • 1篇检疫
  • 1篇检疫鉴定
  • 1篇检疫性
  • 1篇检疫性有害生...
  • 1篇瓜实蝇
  • 1篇MTDNA
  • 1篇CO

机构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出入境检...
  • 1篇福州海关技术...

作者

  • 2篇黄振
  • 1篇王晓春
  • 1篇黄可辉
  • 1篇梁军
  • 1篇张旺珍
  • 1篇陈逸石
  • 1篇熊琳歆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检疫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应用SS-PCR技术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快速鉴定瓜实蝇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为了促进果蔬进出口贸易和快速通关,防止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进一步传入扩散,迫切需要开展适合实蝇快速鉴定技术的研究。[方法]应用SS-PCR技术,基于mtDNA COⅠ序列,设计了1对能够准确鉴定瓜实蝇的种特异性引物GF85和GR531。选用瓜实蝇作为阳性对照,南瓜实蝇[B.tau(Walker)]、具条实蝇[B.scutellata(Hendel)]等其他19种待测实蝇作为阴性对照,提取供试虫样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结果]仅虫样瓜实蝇能在约447 bp位置扩增出一条清晰且单一的条带,其余的虫样未出现条带。[结论]将该试验建立的SS-PCR鉴定方法应用于实际进出境果蔬截获和疫情监测的虫样的鉴定,并得到验证,表明该方法具特异性、稳定性强,可在实际的实蝇鉴定工作中应用。
黄振黄振陈韶萍
关键词:瓜实蝇MTDNA
我国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腿端黑实蝇被引量:2
2011年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州机场办事处从来自马来西亚航班旅客携带的箩菇果实中截获了检疫性害虫腿端黑实蝇(Bactrocera atrifemur Drew&Hancock),该虫为我国首次截获,我国目前尚未分布。本文描述了其成虫的形态特征,提出了应加强口岸检疫,提升鉴定水平,加强检疫宣传等检疫措施。
黄振梁军王晓春张旺珍熊琳歆陈逸石黄可辉
关键词:检疫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