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9-0392)
- 作品数:22 被引量:171H指数:9
- 相关作者:杨家宽时亚飞李亚林朱新锋孙晓娟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河南城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铅膏在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中的浸出过程被引量:2
- 2013年
- 研究了铅酸蓄电池废铅膏在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中浸出过程中形貌及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浸出过程中PbO_2与PbO在1 h内完全反应,而PbSO_4反应相对较慢,反应1 h脱硫率为36.2%,8 h脱硫完全.浸出过程中PbSO_4颗粒不断变小,PbSO_4生成柠檬酸铅的过程为缩核反应,起初阶段柠檬酸铅为絮状颗粒,随反应进行,颗粒逐渐长大,最终为板状结构.
- 朱新锋杨家宽孙晓娟张伟胡雨辰李磊郭一飞陈松涛
- 关键词:铅膏浸出
- 三种基于骨架构建体污泥复合调理剂脱水泥饼土工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以含水率为97.3%的原污泥为对象,选择了3种基于不同骨架构建体的复合调理剂(F-L、F-S和S-F)进行污泥脱水试验,对脱水效果及脱水泥饼作为填埋处置的土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体系中,添加无机调理剂起骨架构建体作用,污泥比阻和CST均有降低,可以显著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在不外掺其他固化剂的条件下,脱水泥饼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随养护龄期增加而增长,摩擦角变化不大,具有优良的固化土工性能。
- 李亚林陈宁宁张诗楠杨昌柱何姝李野毛苇时亚飞张昊杨家宽
- 关键词:污泥脱水污泥固化土工试验
- 不同调理方案下污泥脱水性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4
- 2011年
- 污泥脱水性能评价指标选取不同导致目前调理剂难以进行比选.以聚丙烯酰胺(PAM)、FeCl3及无机复合物等几种常用的调理剂为例,通过测定调理后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污泥沉降性能、泥饼含水率及污泥脱水率5个常用评价指标,探讨了各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分别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投加量的调理剂时,SRF与CST具有良好的正线性相关性(R2分别为0.96、0.93).SRF及CST均能准确地反映污泥板框压滤脱水性能,但不能很好地预测离心脱水效果.污泥的沉降性能与SRF、CST大致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由于泥饼含水率与脱水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存在对应性,因此优选调理剂时,建议综合考虑泥饼含水率和脱水率.
- 刘欢杨家宽时亚飞李野何姝
- 关键词:污泥脱水性能比阻毛细吸水时间沉降性能脱水率
- 污泥调理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1年
- 介绍了复合型污泥脱水调理剂的研发进展,着重讨论了不同类型污泥调理剂的复配使用方法,指出使用复合型调理剂或复配调理剂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并探讨了污泥处理与处置一体化的可能性。
- 熊唯刘鹏刘欢时亚飞侯海攀杨家宽
- 关键词:调理剂污泥脱水复配
- 铅酸电池企业含铅废料湿法再生新技术
- 2014年
- 铅酸蓄电池目前仍然占据二次电池的最大市场份额,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铅废料的回收仍以危废公司收集后采用传统火法冶炼再生为主,存在SO2污染严重、能耗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柠檬酸结合氨水为浸出剂的湿法回收含铅废料的新工艺,制备柠檬酸铅前体,经过低温焙烧获取新型超细铅粉,并对该工艺浸出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新工艺的脱硫率能够达到99.9%左右,柠檬酸铅前体经过375℃低温焙烧,可制备氧化度超过93.0%的新型铅粉,与传统球磨氧化铅粉相比较,具有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新型铅粉经过循环伏安法(CV)分析,初步显示出良好的充放电的循环可逆性,所制备铅粉可以直接回用制备新电池。本文的研究为铅酸电池企业含铅废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喻文昊张伟李富元王进孙晓娟胡雅君梁莎杨家宽
- 关键词:湿法工艺
- 从废铅膏制备超细碳酸铅的表征及热分解性能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利用废铅膏为原料,采用脱硫、浸出、碳化的湿法工艺制备了超细碳酸铅。碳酸铅为斜方晶体,粒径在0.5~5μm。采用TG-DSC、XRD、SEM对碳酸铅的热分解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铅的失重与理论计算相符,整个热处理过程分4个阶段,产物分别是PbCO3.2PbO、α-PbO、Pb3O4和β-PbO。产物PbO为均匀的球形,粒径<0.5μm。
- 朱新锋杨家宽杨丹妮孙晓娟郭一飞陈松涛
- 关键词:氧化铅热分解
- 无机复合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1年
- 针对污泥的固化填埋或建材化利用等后续处置方式,采用FeCl3与生石灰、粉煤灰两种骨架构建体为主要成分的无机复合调理剂对市政污泥进行调理.通过污泥真空抽滤、离心脱水及比阻测定实验,分别确定FeCl3、生石灰、粉煤灰的优化投加量为2.0 g.L-1、20.0 g.L-1、30.0 g.L-1.在优化投加量下,污泥比阻可降到0.27×109 s.2g-1以下,降低率超过93%,脱水泥饼的含水率可降至73%左右,相应的脱水率为77%—79%.
- 刘欢李亚林时亚飞李野何姝杨家宽
- 关键词:污泥调理脱水性能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石灰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以污泥比阻(SRF)、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和脱水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A:松香基双-三甲基氯化铵、B:乙撑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与石灰联合调理对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表面活性剂与石灰联合调理均能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当表面活性剂A、B的投量分别为9 g/100 g干基污泥(DS),石灰投量为15 g/100 g DS时,污泥SRF分别降低为原泥的17.7%和23.0%;污泥CST降至52.3 s和70.5 s,脱水率分别达到了86.9%和84.2%,明显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2)表面活性剂和石灰联合调理对污泥絮体及胞外聚合物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投加量的增加,使得污泥滤液中蛋白质及多糖含量呈增加趋势,联合调理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
- 于文华濮文虹时亚飞徐鑫李亚林张昊李野杨昌柱杨家宽
- 关键词:污泥脱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AO脱水率含水率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调理脱水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现有污泥脱水技术仅使污泥含水率降到80%左右,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污泥处置要求.以污泥比阻(SRF)、脱水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两大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型和烷基糖苷APG)对剩余污泥的脱水效果,并对原泥及调理后污泥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污泥絮体粒径变小,不规则程度降低,改善了污泥的脱水性能,而且烷基糖苷APG脱水效果优于OPEO型.APG投加量为0.05%干固体时,污泥比阻即可降低到原泥的42%,脱水率可达到93%.以烷基糖苷APG为调理剂进行板框脱水实验,结果表明,当APG投加量为0.05%干固体时,脱水泥饼含水率比原泥脱水泥饼含水率低约10%,脱水率可达到97%.本研究为APG应用于污泥脱水,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提供一些参考.
- 侯海攀濮文虹时亚飞于文华樊明明刘欢杨昌柱李野杨家宽
- 关键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污泥脱水污泥比阻脱水率
- Fenton试剂与骨架构建体复合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将Fenton试剂与骨架构建体联用作为复合调理剂开展了污泥调理及脱水试验.结果表明,赤泥与水泥作骨架构建体调理后,污泥脱水性能和脱水液pH均优于石灰与水泥调理污泥.以污泥比阻(SRF)为评价指标,开展了Fenton反应时间、初始pH及调理剂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当Fenton反应时间为90 min,初始pH为5,水泥、赤泥、Fe2+和H2O2的投加量(以污泥干固体质量计)分别为300、30040和32 mg·g-1时,污泥比阻降低率可达94.25%±0.21%.在此基础上,以泥饼含水率为响应指标,利用表面响应法对调理剂投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泥、赤泥、Fe2+和H2O2的投加量分别为287、287、46和37 mg·g-1,泥饼含水率可降至47.7%±0.8%.调理后污泥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粘度减小,Zeta电位由负变正,说明该复合调理剂能有效地破解胞外聚合物(EPS),提高污泥脱水性能.
- 张昊杨家宽虞文波张诗楠彭丽罗森沈星星时亚飞李亚林杨昌柱李野何姝
- 关键词:市政污泥脱水性能FENTON试剂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