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7GB24160446)
-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4
- 相关作者:罗清彭国照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重庆市优质稻产量形成的气候生态条件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利用重庆市优质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宜香9303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建立优质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回归模型、产量构成因素的气候生态模型。结果表明:每穗粒数、结实率、单位面积穗数与千粒重对优质稻产量形成贡献较大,尤其是每穗粒数、结实率;每穗粒数与拔节-孕穗期的平均气温呈负相关,而与孕穗-齐穗期的平均气温呈"抛物线"关系;结实率与孕穗-齐穗、齐穗-乳熟期间的平均气温均呈"抛物线"关系,其最适宜气温分别为27.2℃和26.7℃;影响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出苗-返青期的平均降雨量与平均日照时数、返青-拔节期的平均气温与平均日照时数;孕穗-齐穗期、齐穗-乳熟期的平均最高气温、齐穗-乳熟期、乳熟-成熟期平均日较差为决定优质稻千粒重的关键因子。
- 梅勇高阳华唐云辉陈志军向友全兰治东李家明刘天贵潘其佳
- 关键词:优质稻气候生态
- 重庆市中稻气候适应性分析
- 本文运用多要素回归积分方法的差分形式,综合分析了重庆市中稻对生育期间温度、降水、日照的适应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了产量影响指数,用于衡量中稻生育期各气候因子对最终产量影响的权重。结果显示,对重庆中稻产量影响最大的是3月中旬的...
- 唐云辉陈艳英梅勇高阳华
- 关键词:中稻气候适应性
- 文献传递
- 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分析及其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以川芎为例,在分析川芎生长发育6个阶段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和温度日较差与川芎产量关系的基n础上,以川芎道地产区都江堰为参照点,提出以p(i,j)=R2ij*|αij|/∑k=1(Ri2k*|αik|)作为权重系数的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分析方法,并以相似系数和相似距离为指标因子,将四川盆区划分为川芎气候生态适应性的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大的区域.这是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分析方法在农业气候适应性区划中应用的一种尝试,收到一定的效果.指出利用该分析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促进气候相似性分析方法在农业气候适应性气候区划和论证中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 彭国照罗清
- 关键词:农业气候区划
- 基于GIS的重庆市再生稻光热资源适宜性区划被引量:27
- 2011年
- 根据四川盆地东南部再生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重庆市气候资源特点,指出影响重庆再生稻的主要气候问题是:再生稻生育期间的光热条件、抽穗扬花期的低温阴雨和休眠芽萌发期的高温干旱。以此为基础,本文选取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且分布差异显著的气象因子:生育期间的积温和日照时数作为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在1∶25万DEM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得到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制作了精细化的重庆市再生稻光热资源适宜性区划,将重庆市再生稻栽培区划分为光温丰富再生稻适宜栽培区、热量丰富光照较丰再生稻适宜栽培区、光照丰富热量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和光热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4种类型区,对各类型区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特点进行了分区评述;并从再生稻与其它晚秋作物协调发展、年度种植计划制定、高产栽培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建议,促进了重庆市再生稻生产的健康发展。
- 高阳华陈志军杨世琦唐云辉袁德胜
- 关键词:再生稻光热资源区划GIS
- 重庆市中稻气候适应性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运用多要素回归积分方法的差分形式,综合分析了重庆市中稻对生育期间温度、降水、日照的适应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了产量影响指数,用于衡量中稻生育期各气候因子对最终产量影响的权重。结果显示,对重庆中稻产量影响最大的是3月中旬的倒春寒天气(容易造成中稻出苗困难、基本苗不足)和6月下旬的阴雨天气(影响中稻开花授粉),平均可以造成190kg/hm2的产量波动;其次为伏旱期间7月下旬-8月上旬的降水,此期中稻正处于灌浆中后期,旬产量影响指数达到160~170kg/hm2;6月中旬、7月上旬的降水,7月上、中旬的温度,旬产量影响指数也能达到130~150kg/hm2。
- 唐云辉陈艳英梅勇高阳华
- 关键词:中稻气候适应性
- 基于GIS的川西南山地马铃薯晚疫病气候区划
- 在川西南山地的冕宁、昭觉选择海拔1600m、1800m、2100m、2500m的4个地区进行各5期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详细地研究了川西南山地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气象成因、主导因子以及晚疫病发生的气候指...
- 罗清彭国照阮俊曹艳秋房鹏李达忠阿尔木冲黄斗敏胡巧娟陈远智
-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气候区划GIS
- 文献传递
- 凉山州马铃薯发育期的气候生态模型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2007年在凉山州海拔1 600,1 800,2 100,2 500 m的4个地点,进行各5期大春马铃薯发育期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以试验资料为基础,详细研究了影响凉山州大春马铃薯各生育阶段发育速度的主要因子及其关系,建立了从播种-出苗、播种-开花和播种-成熟天数的气候生态综合模型.结果表明:各发育阶段的天数与温度、播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和播期推迟,各发育阶段时间缩短,但温度影响系数在不同试验点不同,与海拔高度具有显著的抛物线特征,降水量对发育期的影响仅表现在播种-出苗阶段.
- 罗清
- 关键词:发育期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