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689)

作品数:1 被引量:2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小艺杨忠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瑞典国际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隐蔽性
  • 1篇生物防治
  • 1篇蛀干害虫
  • 1篇物防
  • 1篇寄生
  • 1篇寄生蜂
  • 1篇害虫

机构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篇杨忠岐
  • 1篇王小艺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寄生蜂寻找隐蔽性寄主害虫的行为机制被引量:22
2008年
林木蛀干类害虫具有高度的隐蔽性,是林业上的一类重要害虫,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难防治的害虫类群之一。寄生蜂在与寄主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搜索、发现和攻击寄主害虫的独特机制,能够有效地找到并寄生它们。总结了寄生性天敌寻找、发现并成功定位隐蔽性寄主害虫的行为学机制。寄生蜂可以利用来自嗅觉的化学信息物质(如寄主、寄主粪便、虫道共生菌的挥发性气味)、寄主成虫的化学通讯物质、来自视觉的植物表面色差信息、来自触觉的寄主保护物性状特征、来自寄主取食和运动所产生的介质振动信号以及来自寄主活动和代谢的红外辐射等多种途径有效地发现隐蔽性害虫的位置,从而完成寄生行为。有些寄生蜂还能综合利用来源不同的多种信息,从而提高寄主定位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还对寄生蜂寻找寄主的这些线索在生物防治上可能的利用途径和前景进行了讨论。这对促进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充分利用天敌昆虫,提高生物防治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王小艺杨忠岐
关键词:寄生蜂蛀干害虫生物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