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2003]203)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艳燕陈必链陈伟平吴义诚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藻红蛋白
  • 1篇藻蓝蛋白
  • 1篇生理特性
  • 1篇微藻
  • 1篇细胞破碎
  • 1篇均匀设计
  • 1篇红蛋白
  • 1篇胞外多糖
  • 1篇超声波

机构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陈必链
  • 2篇张艳燕
  • 1篇吴义诚
  • 1篇陈伟平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种微藻细胞破碎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获得最佳的微藻藻胆蛋白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溶胀法、反复冻融法、低浓度氯化钙溶液提取法和玻璃珠处理法等四种方法分别对紫球藻、蔷薇藻和念珠藻三种藻细胞进行破碎,通过测定藻红蛋白的纯度和浓度对四种细胞破碎方法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当细胞密度为1.000g/L时,采用反复冻融法处理紫球藻和蔷薇藻时能够获得最高的藻红蛋白纯度(OD545/OD280),分别为1.250和1.669,藻红蛋白的浓度分别为29.788mg/L和36.026mg/L,细胞密度对藻红蛋白纯度影响较小;低浓度氯化钙溶液提取法能使念珠藻藻红蛋白的纯度(OD545/OD280)达到0.477。结论:紫球藻和蔷薇藻经反复冻融法破碎细胞,藻红蛋白纯度高,提取效果好;而对念珠藻藻红蛋白提纯采用低浓度氯化钙溶液提取法效果好。
陈伟平陈必链张艳燕
关键词:藻红蛋白细胞破碎微藻
超声波对蔷薇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用超声波处理蔷薇藻(Rhodella reticulata),研究超声波电流、处理时间和脉冲时间对蔷薇藻生长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均匀设计实验结合DPS软件对均匀设计实验结果进行二次多项式模型分析和拟合,以生物量、胞外多糖和藻蓝蛋白为目标建立回归模型,优化超声波处理条件。结果:以生物量为目标:电流39%,超声时间123.27s,脉冲时间0.55s,干重的预测值为2.42g/L;以胞外多糖为目标:电流21%,超声时间245s,脉冲时间9.5s,胞外多糖的预测值为656.22mg/L;以藻蓝蛋白为目标:电流21%,超声时间5.0s,脉冲时间0.5s,藻蓝蛋白的预测值为63.53mg/L;优化后生物量、胞外多糖和藻蓝蛋白的产量比未经优化的分别提高了13.3%、11.4%和31.1%。结论:一定强度的超声波促进了蔷薇藻的生长和胞外多糖及藻蓝蛋白的积累。
吴义诚张艳燕陈必链
关键词:超声波胞外多糖藻蓝蛋白均匀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