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117)

作品数:22 被引量:185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子荣孙伟王佰亮石少辉史振才更多>>
相关机构: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股骨
  • 13篇骨头
  • 13篇股骨头
  • 12篇坏死
  • 9篇头坏死
  • 9篇骨头坏死
  • 9篇股骨头坏死
  • 7篇关节
  • 4篇髋关节
  • 3篇严重急性
  • 3篇严重急性呼吸
  • 3篇严重急性呼吸...
  • 3篇置换术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塌陷
  • 3篇自体
  • 3篇自体骨
  • 3篇综合征
  • 3篇呼吸综合征

机构

  • 21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19篇李子荣
  • 15篇孙伟
  • 9篇王佰亮
  • 7篇石少辉
  • 7篇史振才
  • 6篇刘丙立
  • 6篇赵凤朝
  • 5篇程立明
  • 5篇张念非
  • 4篇刘朝晖
  • 4篇王卫国
  • 3篇郭万首
  • 2篇王冉东
  • 2篇岳德波
  • 1篇杨雨润
  • 1篇洪闻
  • 1篇马超
  • 1篇丛笑
  • 1篇徐雅萍
  • 1篇朱永平

传媒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0
  • 5篇2009
  • 1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头骨坏死的血液学和遗传学高危因素
2008年
股骨头骨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指股骨头由于各种原因(机械、生物等)使骨循环中断.骨及骨髓的活性成分死亡及随后修复的一系列复杂病理过程。ONFH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些血液学和遗传学高危因素能导致血管内凝血.破坏骨细胞血供,最后发生骨细胞的死亡,这可能是导致骨坏死发生的最终结局。应用皮质类固醇和酒精等均会导致血液出现高凝低纤溶状态.导致骨循环障碍.引起股骨头骨细胞及生血细胞的坏死^[2].
孙伟李子荣
关键词:高危因素骨坏死股骨头血液学遗传学血管内凝血
基因转染促骨髓间质前体细胞体外向软骨的分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骨髓中包含的间质前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被许多细胞因子诱导分化为软骨。采用基因转染技术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2对体外培养的骨髓间质前体细胞向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2/2007-01在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骨科实验室完成。①骨髓标本来源于6名志愿者,对治疗及实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志愿者局麻下行骨髓穿刺,抽取7.0~10.0mL骨髓抗凝,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质前体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pcDNA3.1(+)TGF-β2载体导入骨髓间质前体细胞中,体外单层培养。③实验评估:利用RT-PCR、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2和软骨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转染后48h,可检测到明显的转化生长因子β2mRNA表达,Ⅱ型胶原A1和AggrecanmRNA均有轻微表达;转染后4周,转化生长因子β2mRNA表达稍有降低,Ⅱ型胶原A1和Aggrecan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②转染后48h和4周,间质前体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均有转化生长因子β2蛋白的表达。③转染后48h部分细胞显示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阳性信号,转染后4周Ⅱ型胶原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加。结论:pcDNA3.1(+)/TGF-β2真核表达载体在骨髓间质前体细胞内可获得短暂和长期表达。在单层培养的情况下,骨髓间质前体细胞可被转化生长因子β2诱导向软骨方向分化。
王卫国孙伟鞠晓东娄思权
关键词:软骨TGF-Β2基因转染
股骨髋臼撞击征诊疗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股骨髋臼撞击症(FAI)是由于股骨近端头颈交界区和髋臼的异常应力接触所产生的临床上容易被忽视的一类髋关节疾患,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上述部位的骨性形态异常。根据发生机制可将撞击分为凸轮型和钳夹型两种类型,两者往往同时存在。临床表现以腹股沟区疼痛为主,可由特殊的撞击试验诱发。X线平片和CT检查可以发现股骨近端和髋臼的骨性异常,MRI可以显示一些继发的盂唇损伤和软骨损伤,核磁关节造影(MRA)可以大大提高盂唇损伤和股骨髋臼撞击症诊断的阳性率。切开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微创技术达到髋关节的中心和外周间室,对盂唇损伤进行清理或修复,并可重塑股骨近端和髋臼的形态,已经取得良好的短、中期效果。
王卫国李子荣
关键词:髋关节股骨髋臼撞击症
纳米晶胶原基骨加自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股骨头颈交界处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结合纳米晶胶原基骨和自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head,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7月,收治26例35髋ONFH患者。男16例,女10例;年龄19~54岁,平均33.5岁。病程12~36个月,平均18个月。ONFH病因:激素性15例22髋,酒精性10例12髋,特发性1例1髋。ARCO分期:ⅡB期6髋,ⅡC期16髋,ⅢA期9髋,ⅢB期3髋,ⅢC期1髋。Harris评分为(62.2±7.5)分。术中采用经股骨头颈交界处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按1∶1比例行纳米晶胶原基骨和自体骨移植治疗。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2例髂骨取骨伤及股外侧皮神经,术后3~6个月神经支配区麻木症状自行缓解消失;2例术后3个月出现异位骨化并发症,未行特殊处理。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7年,平均3.5年。术后3个月患者植骨愈合。术后Harris评分为(85.1±16.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优15髋,良11髋,可5髋,差4髋。获差的4例患者均于随访期末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影像学检查示5髋由术前ⅡC期进展至ⅢA期;余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稳定,ONFH分期无进展。结论经股骨头颈交界处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结合纳米晶胶原基骨和自体骨移植治疗早期ONFH临床效果满意,纳米晶胶原基骨有利于骨坏死的修复和重建,适于Ⅱ期ONFH的患者保存股骨头手术。
孙伟李子荣史振才王佰亮石少辉刘丙立郭万首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纳米晶胶原基骨植骨临床疗效
暂时性骨质疏松症与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暂时性骨质疏松症(transient osteoporosis of thehip,TOH)与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在临床症状及影像学上的差异。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5例(5髋)TOH及63例(67髋)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患者分析其病因、发病诱因、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病情转归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X线片、MRI和ECT改变的异同点。5例TOH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29~42岁。63例(67髋)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患者,男53例,女10例;年龄18~70岁;根据ARCO分期标准,Ⅱ期23髋,Ⅲ期43髋,Ⅳ期1髋。结果TOH与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患者在发病诱因、疼痛程度、关节积液和ECT改变上无差异。TOH患者发病前无股骨头坏死相关病因;发病前无不适症状;2髋X线片表现为密度降低;MRI水肿信号改变在股骨头颈的上方或整个股骨头;治疗后5~11个月疼痛消失后无残留症状。65髋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患者有股骨头坏死的相关诱因;10髋表现为疼痛加重;59髋X线片上有硬化改变;MRI水肿信号改变在股骨头坏死灶的外侧,水肿信号消退后仍有轻度疼痛。结论TOH与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在临床表现、X线片及MRI图像改变上存在差异。
赵凤朝李子荣张念非孙伟程立明刘朝晖王佰亮石少辉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
激素治疗SARS患者中期随访的髋部MRI表现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对应用激素治疗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进行中期髋部MRI随访,探讨早期股骨头坏死和未发生股骨头坏死即正常股骨头的MRI特征。方法 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对539例(1078髋)应用激素治疗的SARS患者行MR及X线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210髋,无股骨头坏死868髋。2007年2至11月对510例(1020髋)SARS患者再行MR及X线复查。观察早期股骨头坏死和未发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的MRI表现及其变化。结果 末次随访时无新发股骨头坏死病例,应用激素冲击治疗的SARS患者MRI影像上的股骨头坏死均出现在激素治疗后的6个月内。股骨头塌陷或手术后,股骨头坏死的信号类型发生改变,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对应STIR序列上高信号。3髋出现坏死范围减小。正常股骨头在T1加权像上有四种MRI影像类型。24髋初次诊断无股骨头坏死者T1加权像出现异常表现,但STIR序列均无异常高信号。这些信号类型在随访的MRI上发生了改变。结论 应用激素冲击治疗的SARS患者,MRI影像上出现股骨头坏死均发生在激素治疗后的6个月内,少数早期坏死股骨头的坏死范围会减小。正常股骨头的MRI影像存在变异。T1加权像上低信号带、对应STIR序列上高信号可作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赵凤朝李子荣张念非程立明刘朝晖孙伟王冉东王佰亮石少辉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股骨头创伤性缺损模型修复过程的同步辐射硬X线相位衬度成像
2010年
目的 采用同步辐射硬X线相位衬度显微成像技术对胶原基纳米骨(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修复兔股骨头创伤性缺损的过程进行比较观察.方法应用新西兰白兔建立双侧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并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三组:A组为制作缺损而不填充任何材料,B组为单纯填充nHAC,C组填充nHA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复合材料.植入后4,8,12周的股骨头行同步辐射类同轴全息相位衬度显微成像和衍射增强成像,观察nHA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组织的修复作用以及降解替代过程. 结果 同步辐射硬X线相位衬度显微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和nHAC降解及骨细胞替代过程.4周时,A组缺损区未愈合,部分发生塌陷,B组和C组出现植入nHAC降解和新骨替代,无塌陷;8周时,A组缺损区未愈合,可见纤维组织形成,B组和C组缺损区初步修复,可见成骨和材料降解;12周时A组缺损区仍未愈合,出现纤维组织替代,B组和C组缺损区修复,C组骨小梁结构形成.B组和C组在股骨头缺损修复成骨方面与A组有显著差异,C组成骨更佳. 结论同步辐射硬X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可检测到兔股骨头坏死模型骨缺损修复情况,显示骨组织显微水平上的修复过程,为骨缺损修复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对组织工程的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孙伟李子荣史振才黎刚朱永平陈志华潘琳李艳崔福斋
关键词:股骨头放射摄影影像解释
SARS患者股骨头坏死范围、部位与激素用量的关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 探讨SARS患者皮质类固醇用量与股骨头坏死范围及部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SARS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使用皮质类固醇总量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小于3000mg,B组3000-5000mg,C组大于5000mg;根据日平均用量分为两组:1组小于160mg,2组大于160mg。在使用激素后6个月所摄双髋MRI片上,测量冠状面及横断面上骨坏死角度,计算坏死指数,确定坏死范围。将坏死部位按Sugano方法分为A、B、C1、C2四部位。统计分析坏死部位、坏死范围与皮质类固醇用量的关系。结果 (1)激素总量与坏死范围之间的关系:A、B、C三组间坏死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激素日平均用量与坏死范围的关系:小于160mg与大于160mg两组的坏死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坏死部位与坏死范围的关系:A部位、B部位、C1部位坏死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低于C2部位,与C2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坏死的范围与皮质类固醇总用量或日平均用量无关。小范围的骨坏死一般发生于髋臼缘内侧相对应的股骨头部分,超出髋臼缘者坏死范围均较大。
刘丙立李子荣孙伟赵凤朝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股骨头坏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677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677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08年5月收治的89例酒精性ONFH男性患者作为试验组;年龄24~58岁,平均44.3岁。饮酒时间平均17年,平均每日饮白酒375mL。无其他与ONFH相关的疾病史,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测证实为ONFH。选取健康男性自愿者77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3~52岁,平均42.7岁。饮酒时间平均14年,平均每日饮白酒335mL。经影像学证实无ONFH。对每位受检者取血样2mL,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根据所测DNA序列检测MTHFR677位点多态性,并对该位点C/T多态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中MTHFR677 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7.2%和52.0%(P>0.05),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有代表性。对照组MTHFR677基因型CC、CT、TT分布的例数(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例(23.4%)、38例(49.4%)和21例(27.2%);试验组分别为13例(14.6%)、32例(36.0%)和44例(4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T等位基因分布的频数(频率)分别为74(48.0%)和80(52.0%),试验组分别为58(32.6%)和120(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出现频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比值比分别为0.523、1.914和2.607,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35~0.816、1.226~2.987和1.359~5.001。CC及CT基因型出现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677C/T多态性可能与酒精性ONFH的易感性相关。
刘丙立李子荣孙伟王佰亮石少辉閔红巍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酒精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单核苷酸多态性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被引量:22
2009年
查阅近年来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研究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术前对病人做详细的评估、选择合适的假体;术中提高假体位置安放的准确性、术后避免容易导致脱位的活动范围可以减少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通过详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可以降低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赵凤朝李子荣
关键词:髋关节人工假体关节置换脱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