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09-10D47)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彭启福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从“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谈起被引量:4
- 2011年
- 陆九渊倡导的"六经注我"不是学界所普遍认为的那样属于一种文本诠释方法,而是一种为学的路径。陆九渊对"读书"、"格物"、"穷理"、"道德本心"诸问题的分析,透显了他力图使"尊德性"与"道问学"相统一的学术理路,而"六经注我"、"虽出古书,不敢尽信"、"发明本心"等命题以及"减担法"的提出,则表明了陆九渊心学诠释学的德性优先主义立场。
- 彭启福
- 关键词:诠释学心学六经注我
-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信仰培育--一种基于西方诠释学的考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理解和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关键词。在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历程中,对理解和信仰关系的处理有着不同的模式:古代圣经诠释学主张理解基于信仰并服从信仰,信仰被置于理解之上。基于人神之别的宗教预设,教会的解释被赋予绝对的权威。近现代精神诠释学则倡导基于理解的认同,理性的理解从宗教信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获得了独立地位,理解不再仰信仰之鼻息,亦不趋向对他人的服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使普通民众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培育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仰,并把这种信仰融入到日常实际生活中去。诉诸基于理性理解的信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 彭启福
- 关键词:信仰诠释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