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XJA880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谢安国更多>>
- 相关机构:安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机遇和问题被引量:5
- 2014年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成为本科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在办学定位、专业与地方产业结构结合、办学质量、经费投入、大学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必须认真解决。
- 谢安国
-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就业观念调查——以安康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在就业观念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在就业观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重实践、轻理论,淡化了专业基础的学习;二是学生对自身定位偏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三是个体期望值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为此,可通过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科学就业观念引导、全程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念等举措,来实现合理而充分的就业。
- 谢安国
-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非师范生就业观念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自卑、盲目攀高、依赖、焦虑与恐惧和功利等心理。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做好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家庭氛围营造、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就业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 谢安国
-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就业竞争力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讨——以安康学院为例
- 2013年
-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是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要因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依据和基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自觉树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面向地方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 谢安国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社会服务能力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与思考被引量:5
- 2017年
- 由于大学生就业时代背景的变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率偏低、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行业比较单一、自主创业举步维艰、就业观偏差等。大学生"就业难"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其深层次原因是毕业生对社会经济转型的不适应、就业弹性下降、高校的结构性矛盾、精英就业情结、劳动力市场中的"多峰叠加"和制度性障碍等。改变"精英就业情结"将有助于化解大学生就业难。
- 谢安国
-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