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60013)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邓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五邑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4篇文学

主题

  • 8篇样板戏
  • 3篇文学
  • 2篇代文
  • 2篇学史
  • 2篇样板戏研究
  • 2篇意识形态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文革
  • 2篇文学史
  • 2篇现代文
  • 2篇现代文学
  • 1篇叙事
  • 1篇叙事差异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特征
  • 1篇张爱玲研究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美学
  • 1篇政治意识
  • 1篇政治意识形态

机构

  • 8篇五邑大学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作者

  • 10篇邓文华

传媒

  • 3篇艺苑
  • 2篇戏剧文学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学术
  • 1篇中国当代文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样板戏”的语言特征
2017年
"样板戏"的语言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政治话语,二是去性别话语,三是僵化和雷同的话语,四是诗化的话语。关于"样板戏"的政治话语、去性别话语、僵化和雷同的话语,学界关注较多。但关于"样板戏"的诗话特征,学界则关注较少。
邓文华
关键词:语言
作为博士论文选题的“样板戏”
2013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直接以"样板戏"为研究对象或内容涉及"样板戏"的博士论文共有23篇。其分布特点有三,即时间集中在2000年以后、作者所在院校基本上为985或211院校、作者绝大部分为中文系学生。其选题考虑主要有五种,即选题新颖、成长记忆、学术兴趣、学术责任和现实意义。绝大部分"样板戏"博士论文都写得比较扎实,但也有的存在一些缺憾,比如问题意识不够明确、论证不够充分、史料发掘不够,或视野不够开阔等。
邓文华
关键词:博士论文
论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遗产被引量:1
2015年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北美时间),美国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夏志清先生(一九二一-二○一三)在纽约逝世。对于这样一位"一向兼治中国古今文学"1且取得了重要成就的学者的离去,学界自然要感到悲痛。不过,学界在感到悲痛的同时也应当思考以下问题:夏志清给学界留下了哪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遗产?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什么问题?
邓文华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史张爱玲研究文学世界中国现代作家政治意识形态
如何看待“重写文学史”的成就与问题——以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是自"重写文学史"理念提出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文学史。与同类著述相比,其成就主要有三:一是概括性较强、条理性较好,有利于初学者接受;二是吸收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或做法;三是世界文学视野与比较文学方法的应用。同时它也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人的文学"理念泛化;二是现代性与现代化概念含混;三是台港文学如何"入史"的问题;四是史料与史实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除了与文学史写作本身的艰难、"重写文学史"实践不够等有关外,还与"集体编撰"的方式有关。
邓文华
关键词:文学史论中国现代文学史
“样板戏”资料的整理与方法——兼评李松的《“样板戏”编年史》
2013年
要对"样板戏"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还必须回到"文革"的历史语境。纵观"文革"期间及新时期以来的"样板戏"资料汇编成果,可以发现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资料来源不够全面、资料梳理不够系统、立场不够客观等方面的问题。与此不同的是,李松编著的《"样板戏"编年史》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此前类似成果的缺憾和不足。
邓文华
关键词:编年史
“样板戏”的文学史叙事差异及其成因被引量:1
2020年
文学史关于“样板戏”的叙事有三种方式,即全面否定、规避和基于史料的有限阐释。这种差异的出现与四个因素有关:一是时代和社会语境,二是编撰者对文学史的认识和定位,三是文学史本身的“物种”演化,四是欧美文学史观念的引入。考察不同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关于“样板戏”的叙事情况,不仅可以看出文学史观念的变迁,而且也可以看出学术生态的变化。
邓文华
关键词:文学史叙事
意识形态视野下的“样板戏”研究
2015年
"样板戏"的意识形态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文革"时期和新时期。其中,"文革"时期的"样板戏"意识形态研究主要集中于阶级斗争方面,其方法存在简单化、机械性与庸俗化、政教化与工具化等问题。新时期以来的"样板戏"意识形态研究主要集中于"样板戏"意识形态的特征、功能、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以及意识形态化的后果等方面。与"文革"时期的研究相比,新时期以来的"样板戏"研究立场开始从政治走向学术,其视野则从封闭走向开放。
邓文华
关键词:意识形态样板戏
如何推进“样板戏”的研究——兼评李松《红舞台的政治美学——“样板戏”研究》
2016年
学界关于"样板戏"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态度:一是从政治、道德角度出发否定"样板戏";二是从艺术本体角度出发否定"样板戏";三是主张将"样板戏"和"样板戏"政治事件进行剥离。全面推进"样板戏"的研究,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清楚"样板戏"事件的来龙去脉;二是全面理解"样板戏"的思维模式。在这方面,李松的《红舞台的政治美学—"样板戏"研究》为学界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本。
邓文华
关键词:思维模式政治美学
现代性视野下的“样板戏”
2013年
学界关于"样板戏"的现代性论争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由于"样板戏"借鉴、融合了诸如芭蕾舞、钢琴伴奏、交响乐等现代艺术形式,因此带上了鲜明的现代性;另一种认为由于"样板戏"借"革命"的名义对传统和现代作出了双重否定,因此不具备现代性。这种分歧与三个原因有关:一是现代性概念本身的含混性,二是研究的侧重点或切入点不同,三是"京剧现代戏"等概念带来的误解。要弄清"样板戏"到底是否具有现代性的问题,不仅要厘清现代性的概念,而且还应对"样板戏"的形式和本质、现代性的主观诉求与客观效果进行全面分析。
邓文华
关键词:样板戏
古典主义视野下的“样板戏”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8年
“文革”时期,“样板戏”被高调宣布为“现代戏”。但“文革”结束后,一些学者”始质疑“样板戏”的“现代”性质。比如,刘宁认为:“样板戏是在现代戏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但是在审美上却没有‘现代性’的成份,而是有着浓厚的古典美的气息。”
邓文华
关键词:古典主义现代戏古典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