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01045)
- 作品数:6 被引量:95H指数:5
- 相关作者:孙睿孙亮王汶于小飞周会珍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MODIS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劈窗算法比较被引量:14
- 2008年
- 利用劈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最早主要应用于NOAA-AVHRR数据,随着MODIS传感器的升空,其数据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MODIS传感器自身具有水汽观测能力,可以为劈窗算法提供实时的水汽含量以及大气透过率等参数,更加方便了劈窗算法的应用.本文选用了Becker(1987),Sobrino(1991)以及覃志豪(2005)3种劈窗算法,应用MODIS 1B数据进行地表温度的反演,并利用MODTRAN进行算法精度检验,结果表明Becker算法在不同水汽含量以及地表温度情况下,都保持了较高的精度,适用性较广.同时选取了冬季和夏季两景MODIS图像,将反演结果与NASA的地表温度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ecker算法更接近标准产品值.综合这2种比较方法,认为Becker算法较其他2种算法更有优势.
- 孙亮孙睿贾成刚张雪芬王汶
- 关键词:MODIS地表温度劈窗算法大气透过率
- 基于GIS的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被引量:8
- 2008年
- 本文针对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集地理导游和信息管理作用于一体的旅游GIS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和技术关系,对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对TGIS和新的信息技术的结合进行了展望。
- 张英姬孙睿石培华益建芳
- 关键词:旅游GIS信息管理
- 利用MODIS数据计算地表蒸散被引量:5
- 2009年
- 地表蒸散影响着地表水分和能量的输送,在水文、气象、地理等诸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该文首先基于大气辐射传输原理,利用MODIS大气产品提供的臭氧、水汽以及550nm气溶胶含量,运用大气透过率计算模型,进行了太阳总辐射的计算,均方根误差(RMSE)为61.4W/m2,相比FAO-56透过率模式112.1W/m2的误差有了明显改进。在此基础上结合MODIS的地表温度、植被指数产品进行了地表蒸散的计算。瞬时显热通量与郑州市大孔径闪烁仪(LAS)观测相比,有较好的一致性,RMSE为29.9W/m2。应用本文的透过率模型计算得到的日蒸散与观测值相比,RMSE为0.69mm,应用FAO-56透过率计算式得到的日蒸散RMSE为1.42mm。从验证结果来看,透过率的准确计算能够比较明显的提高地表蒸散计算精度。
- 孙亮孙亮孙睿杨世琦王汶陈怀亮
- 关键词:遥感蒸散透过率MODIS
- 乌审旗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被引量:34
- 2006年
- 利用GIMMS(Global Inventory Modelling and Mapping Studies)数据集的8km的AVHRR NDVI(均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分别用年最大NDVI的平均值和年最大NDVI的斜率对1981年~2003年23年间的内蒙古乌审旗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降水量与年最大NDVI的年际变化以及分析降水量与年最大NDVI之间的相关系数研究了降水对乌审旗植被覆盖的影响;利用1986年,1994年的TM和2002年的ETM+数据分析了乌审旗植被的主要变化类型.结果表明,这23年间植被覆盖度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最大NDVI与前一年8月至当年7月的降水有最好的相关性,并且在地表覆盖为草地和灌木林地的地区,二者的相关性要高于地表覆盖为耕地和乔木林地的地区;植被覆盖度最低值分布在地表主要覆盖为沙地的乌审旗西北部,植被覆盖度最高值分布在地表覆盖为耕地的东南部;人类活动的积极影响使得植被覆盖度总的趋势是在增加的,但由于气候的干旱趋势使中部一些乡镇的植被覆盖度是在减少的,其余的地区都是在增大的,且变率很大。
- 于小飞孙睿陈永俊刘绍民周会珍张忠山
-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植被指数降水量NDVI年际变化
- 北京西北部典型城市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特征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城市化地区土壤碳库,既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化地区的碳循环过程.本文在采集北京市西北部典型城市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样本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碳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土壤总碳质量分数叫在0.918%~2.546%之间变动,城市林地、人工草地、山区林地样方的土壤总碳训较高,裸地最低,不同类型土壤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土壤有机碳w的变幅为0.196%~1.728%,不同类型土壤差异较为明显,最高为城市林地,其次为山区林地,最低为裸地;垂直方向上,自上而下土壤有机碳硼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但裸地和园地的这种特征表现不明显.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幅为9.617-52.915(t·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差异较明显,最高为林地,此次是园地,最低为裸地;同类型样方土壤有机碳密度,大致有城市内部高于城市边缘的趋势.土壤无机碳训的变化幅度为0.087%~1.275%,城市内部或城市用地样方,高于城市外围或农业用地样方.而土壤碳氮质量比的变幅在10.905%~98.953%之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裸地表现出异常的高值,其次是人工草地,而耕地、园地、城市林地和山区林地都表现较低的碳氮比特征.总体而言,城市化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壤,既表现出了自然状态土壤的一些特性,又有明显人为干扰的痕迹.
- 张廷龙孙睿胡波党一诺孙亮
-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
- 基于气象站资料的中国地区太阳日辐射量算法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现行计算水平面太阳日辐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影响辐射的相关要素建立模型,另一种是依据实测资料进行空间插值。但后一种方法若要保证精度则需有足够多的样本。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我国不同区域67个站点的数据,在VP-RAD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中国地区的逐日太阳辐射算法CNR,该算法仅需要输入站点基本信息、最高最低温度和降水量。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比较吻合。
- 孙睿梁璐杨玲
- 关键词:降水量大气透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