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27904)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3
相关作者:薛强赵颖刘磊武洪岩谢军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含水率
  • 2篇节水
  • 2篇节水灌溉
  • 2篇垃圾
  • 2篇灌溉
  • 2篇灌水
  • 2篇灌水器
  • 2篇含水率
  • 1篇地下灌
  • 1篇地下灌溉
  • 1篇应力
  • 1篇溶质
  • 1篇入渗
  • 1篇三轴试验
  • 1篇渗沥液
  • 1篇渗流
  • 1篇水泥固化
  • 1篇水泥固化体
  • 1篇水气二相流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武...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4篇薛强
  • 3篇赵颖
  • 2篇席本强
  • 2篇谢军波
  • 2篇武洪岩
  • 2篇刘磊
  • 1篇李先旺
  • 1篇胡竹云
  • 1篇陆海军
  • 1篇徐正明
  • 1篇王静
  • 1篇张乾
  • 1篇李江山

传媒

  • 3篇岩土力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地下水气混合灌溉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地下灌溉中水分布的不可控和灌水器的易堵塞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地下灌溉技术。借鉴传统地上的雾化喷灌技术和地下渗灌技术,在地下灌溉系统中,采用水和空气混合灌溉,由埋于作物下方的灌水器输出水气两相流,通过气相流带动水分向根区土壤浸润、扩散,将水送达作物根部。一方面水气混合灌溉有效的解决了地下灌溉的堵塞问题,另一方面,用气相流带动水分分布,可使灌溉到土壤的水向上分布,这样通过调节水气混合比例,实现水分布的可调控。它为旱区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席本强谢军波武洪岩
关键词:水气两相流土壤含水率灌水器节水灌溉
改性污泥复合材料时间效应三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水玻璃、生石灰和絮状木质纤维作为污泥改性剂对城市污泥改性后,在不同养护龄期和不同改性剂配比下对改性污泥复合材料开展三轴固结不排水力学强度和破坏特征试验研究。改性剂设置3种配比5%、10%和15%,在相同围压下,养护5 d改性污泥复合材料破坏强度相对于原污泥相应地提高到1.25~1.426、1.12~1.33、1.2~1.5;养护10 d分别提高到1.33~1.45、1.154~1.35、1.56~1.67,改性剂配比5%和10%试验比15%硬化速度较快。养护10 d改性污泥在主应力差为20 kPa时,初始切线模量发生很大的突变,并且10%和15%组有3%~5%应变延时期。养护10 d时5%和10%配比的试样内摩擦角?值大于15%配比的试样,而黏聚力c值明显小于15%配比的试样。基于Konder应力-应变双曲线方程,利用主应力差渐近值作为归一化因子,建立改性污泥在三轴固结不排水条件下的主应力差-应变关系方程。
徐正明薛强赵颖
关键词:改性污泥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抗剪强度
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体强度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针对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处置技术要求,采用水泥对其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研究了不同水泥添加量、不同养护时间和渗沥液浸泡时间对固化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破坏特性的影响,并对垃圾渗沥液的侵蚀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水泥添加量小于5%,养护时间小于3 d时,飞灰固化体在渗沥液浸泡下迅速解体,垃圾渗沥液的侵蚀对飞灰固化体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浸泡后的固化体呈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而未经浸泡的固化体的强度增长符合y=a[1-exp(-bt)]模式。随着水泥添加量及养护时间的增加,飞灰固化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破坏应变减小,而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飞灰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转折点大约在5~7 d,破坏应变近似呈线性增大。渗沥液对飞灰固化体的侵蚀主要是其成分抑制了固化体水化反应和破坏了水化产物。研究成果可为垃圾焚烧飞灰的安全处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支持。
李江山薛强胡竹云李先旺
关键词: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渗沥液无侧限抗压强度
溶质入渗土工合成衬垫的化学-渗透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溶质在土工合成衬垫(GCL)长期入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化学-渗透特性。室内渗透试验表明:阳离子之间的置换效应对GCL衬垫渗透系数影响较大,10 mM的CaCl2溶液使渗透系数上升至2.5×10-11m/s,而30 mM的CaCl2溶液使渗透系数上升至5.6×10-11m/s。渗透液体浓度的增加缩短了溶质穿透GCL的时间,且预饱和处理试剂对GCL渗透系数的变化影响较大,采用蒸馏水作为预饱和试剂处理GCL衬垫对其渗透系数的影响明显小于CaCl2溶液;建立了考虑膜效应和离子交换效应条件下溶质运移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对GCL穿透试验过程中溶质浓度的变化进行了预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10 mM和30 mM两种CaCl2溶液渗透条件下,Ca2+浓度变化的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均相吻合,验证了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从Ca2+浓度及流量穿透曲线分布可知,化学-渗透效应可有效地延缓溶质的迁移速度。随着溶质浓度的降低,阻滞作用更显著。因此,在分析GCL衬垫中溶质入渗特征时,必须考虑化学-渗透效应的影响。
刘磊薛强赵颖王静张乾
垃圾填埋场灾变过程的温度-渗流-应力-化学耦合效应研究被引量:25
2011年
针对当前垃圾填埋场灾变过程预测与控制的迫切需求,结合垃圾填埋场及其周围复杂而特殊的环境地质条件,从温度-渗流-应力-化学(T-H-M-C)多场耦合角度深入分析垃圾填埋场灾变过程的演化机制与开展多场耦合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填埋气体运移的微生物降解-温度-渗流(B-T-H)耦合模型、考虑好氧和厌氧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垃圾渗沥液污染物迁移转化渗流-微生物降解-化学(H-B-C)耦合模型、复合衬垫系统污染物运移渗流-化学(H-C)耦合模型以及考虑热量变化和水蒸气迁移过程对开裂过程影响的填埋场封场覆盖系统干燥开裂温度-渗流-应力(T-H-M)耦合模型,为垃圾填埋场灾变过程的预测和安全性评价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提出一套多场耦合测试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开发集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于一体的填埋场中污染物传输的多场耦合测试分析系统。形成一套填埋场污染物多参数远程同步监测方法与技术,研制集实时监测与视频监督于一体的垃圾填埋场污染物远程在线监督系统。针对多场耦合作用下封场覆盖系统开裂问题,提出新型环保的垃圾填埋场封场覆盖生态污泥腾发覆盖技术(EST)。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垃圾填埋场灾变过程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手段和技术支持,同时对于丰富和拓宽多场多相耦合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薛强赵颖刘磊陆海军
关键词:环境工程垃圾填埋场
新型地下灌溉技术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地下灌溉中容易出现的埋在地下的灌水器的堵塞现象和土壤含水率的分布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地下灌溉技术。新型地下灌溉技术将水(或水肥的混合液)和空气充分混合为一体,由埋于作物下方的灌水器以一定的压力输出水气二相流,由气相流带动水分在土壤中浸润、扩散,从而将水(或水肥的混合液)送达作物根部,是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用气相流带动水分分布,可改变土壤主要含水层。
席本强谢军波武洪岩
关键词:灌水器地下灌溉节水灌溉土壤含水率水气二相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