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070)

作品数:6 被引量:157H指数:5
相关作者:张绪成宋尚有王红丽柳燕兰马一凡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旱地
  • 2篇玉米
  • 2篇双垄沟
  • 2篇双垄沟播
  • 2篇土壤水
  • 2篇全膜双垄沟播
  • 2篇垄沟
  • 2篇沟播
  • 2篇旱区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2篇半干旱
  • 2篇半干旱区
  • 1篇氮磷养分
  • 1篇定位施肥
  • 1篇穴播
  • 1篇养分
  • 1篇养分状况
  • 1篇有机质

机构

  • 6篇甘肃省农业科...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会宁县农业技...

作者

  • 4篇宋尚有
  • 4篇张绪成
  • 2篇柳燕兰
  • 2篇王红丽
  • 1篇张小红
  • 1篇于显枫
  • 1篇汤瑛芳
  • 1篇马一凡
  • 1篇王恒炜
  • 1篇郝明德
  • 1篇梁志宏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方式对糜子耗水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为探讨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方式对糜子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测定了全膜覆土穴播(PMS)、全膜覆盖穴播(PM)和露地穴播(CK)3种不同处理的糜子发育动态、0—200cm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糜子地上生物量动态、产量和耗水量。2a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后糜子营养生长期缩短,生殖生长时期延长,但全生育期缩短;PMS处理的糜子的生育期较CK缩短12~13d,较PM延长10~11d。地膜覆盖使糜子拔节前0—2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增加,随糜子生育进程的推进,3种处理的耗水量依次为:PM>PMS>CK。在抽穗前,PM的地上生物量最大,其次为PMS,CK最小;在收获期,PMS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PM。PM和PMS的产量较CK分别在2009和2010年提高了83.53%和64.56%,115.51%和84.47%;与PM处理相比,PMS的糜子产量在2009年和2010年提高了17.42%,18.18%,但两个处理的土壤耗水量在2a均无显著差异。因此,通过覆盖降低棵间蒸发是提高旱地糜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主要途径。通过覆盖方式的选择来调控糜子的发育进程和耗水过程,对提高糜子产量和WUE也有重要意义。
张小红张绪成
关键词:旱地糜子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本研究以25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质、氮磷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土壤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其中有机肥化肥配施(NPM)的作用明显大于施用化肥(N、NP);长期施肥不能增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转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活性有机质、氮磷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三种酶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土壤养分与土壤主要酶活性的密切关系,认为将土壤酶与土壤养分相结合进行土壤肥力研究,对该区培肥土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柳燕兰宋尚有郝明德
关键词:定位施肥黄绵土活性有机质氮磷养分
近10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途径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明确甘肃省粮食生产能力及其进一步提高的途径,对未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近10年来甘肃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等数据资料,探讨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阐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在近10年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二者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波动上升,但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对粮食总产量无显著影响,单产提高是引起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的主要出路,而提高旱地粮食单产则是实现甘肃省新增25亿kg粮食的主要突破口。
汤瑛芳王恒炜梁志宏张绪成
关键词: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粮食总产量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科学弘扬农耕文化被引量:4
2010年
阐述了农业科技发展和农耕文化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农耕文化演变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耕文化革新的主要驱动力,农耕文化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果,也反作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在阐明当前农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科学农耕文化的精神实质,综合现代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确立了科学弘扬农耕文化的思想。
宋尚有
关键词:农耕文化历史背景
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玉米田的土壤水分和产量效应被引量:46
2011年
为探讨半干旱区旱地不同种植方式玉米(Zea mays)田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测定了全膜双垄沟播(PMF)、全沙覆盖(SM)和裸地(CK)3种不同处理0–200cm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垂直变化及年际变化。结果表明:PMF明显改善玉米拔节前0–200cm土壤的水分条件,有利于玉米前期生长;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3种处理的耗水量依次为:PMF﹥SM﹥CK,而土壤贮水量表现为CK﹥SM﹥PMF;在相同降雨条件下,PMF处理0–200cm土壤水分降雨入渗补给深度最大,SM次之,CK最小。随着种植年限增加,PMF的耗水量和耗水深度增加,两年种植期间耗水深度从20–120cm向120–200cm推移;连续种植两年后,3种处理40–120cm土壤含水量下降至9.0%以下,其中PMF下降最快(7.9%),土壤含水量接近萎蔫系数7.2%,玉米只能靠当年降水生长,如种植年限继续增加,土壤极有可能形成干层。3种处理之间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都存在显著差异,PMF最高,SM次之,CK最低。因此,在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玉米可显著提高产量,但连续种植可导致土壤贮水量显著降低,对农田可持续生产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王红丽张绪成宋尚有
关键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旱地土壤水分含量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7
2011年
以春玉米品种沈单1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半干旱区(年均降雨量415mm)旱地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平作(CK)相比,全膜双垄沟播(PMF)、全沙覆盖平作(SM)在玉米抽雄前均能提高0~25cm土层平均地温,其中PMF增温最高;随种植年限增加,各处理对土壤水分的耗散深度增加,种植第1年对20~120cm土层的水分耗散最多,种植第2年对120~200cm土层的水分耗散最多,其中PMF耗水量最高.PMF的穗粒数、穗粒重和百粒重最高,SM次之,CK最低;与SM和CK相比,2009和2010年PMF平均穗粒数分别增加13.5%和114.2%,平均穗粒重分别增加29.8%和321.1%,平均百粒重分别增加14.4%和95.4%;PMF和SM的产量分别比CK高333.1%和240.2%,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290.6%和227.6%.PMF玉米连续种植两年后,120~200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达72mm,显著高于SM(45mm)和CK(40mm).由于PMF能提高苗期-抽雄期地温,促进作物前期生长,提高玉米对土壤水的利用,从而使穗粒数、百粒重等增加,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该模式对1m以下土壤水分消耗较多,对保持水分年际平衡不利.
王红丽张绪成宋尚有马一凡于显枫柳燕兰
关键词: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水热状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