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NZ0002)

作品数:97 被引量:829H指数:16
相关作者:翁伯琦陈松林林占熺林兴生林辉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26篇经济管理
  • 10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生态
  • 15篇农业
  • 10篇土壤
  • 9篇菌草
  • 8篇水土
  • 7篇水土流失
  • 7篇微生物
  • 5篇栽培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发酵床
  • 4篇循环农业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水土保持
  • 4篇现代农业
  • 4篇胁迫
  • 4篇耕地
  • 4篇茶园
  • 3篇多糖
  • 3篇养分

机构

  • 55篇福建省农业科...
  • 35篇福建农林大学
  • 18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福建生物工程...

作者

  • 26篇翁伯琦
  • 16篇陈松林
  • 15篇林占熺
  • 11篇林兴生
  • 10篇林辉
  • 10篇张伟利
  • 9篇罗海凌
  • 8篇林冬梅
  • 8篇苏德伟
  • 7篇罗旭辉
  • 7篇刘波
  • 7篇蓝江林
  • 7篇王义祥
  • 6篇王利民
  • 6篇黄东风
  • 5篇林春梅
  • 5篇邢世和
  • 5篇樊荣辉
  • 5篇邱孝煊
  • 5篇钟淮钦

传媒

  • 17篇福建农业学报
  • 6篇台湾农业探索
  • 6篇北方园艺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5篇亚热带资源与...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云南地理环境...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农业科技管理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生态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农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2篇2016
  • 26篇2015
  • 25篇2014
  • 15篇2013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杀虫剂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在施用尿素的土壤(有效氮质量分数为200 mg·kg-1)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在5、10和50 mg·kg-1)的吡虫啉和毒死蜱2种杀虫剂时,杀虫剂对土壤温室气体CO2、N2O和CH4排放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空白相比,施用尿素明显地增加了土壤中温室气体N2O和CO2的排放量,但对CH4的排放无明显影响。当施用5 mg·kg-1吡虫啉时,土壤中N2O和CO2排放总量和尿素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吡虫啉用量上升至10和50 mg·kg-1时则显著降低了温室气体N2O和CO2的排放量(P<0.05),N2O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6.89%和53.10%,CO2排放量分别降低15.14%和13.79%。毒死蜱在5、10和50 mg·kg-1三种用量时土壤的N2O排放量与尿素处理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毒死蜱在5和10 mg·kg-1用量时则明显抑制了土壤CO2的排放(p<0.05),分别比尿素处理降低了19.88%和19.02%;用量上升到50 mg·kg-1用量时,土壤的CO2排放量与尿素处理相比无差异。吡虫啉和毒死蜱对CH4排放量均没有明显影响。可见,杀虫剂施用明显影响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但不同杀虫剂品种及其用量的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
郑祥洲丁洪雷俊杰张玉树范平翁伯琦
关键词:杀虫剂土壤温室气体
要在治理水土流失中大力发展区域现代循环农业——海峡两岸水土保持与循环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述评被引量:2
2013年
组织召开海峡两岸水土保持技术与循环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的目的在于交流进展,介绍经验,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以利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研讨会的主题是有效防控水土流失,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力求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友好、持续发展。专家们结合乡村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5个方面对策:(1)深入乡村实际,开展调查研究;(2)坚持创新驱动,服务转型升级;(3)防控水土流失,发展循环农业;(4)促进两岸交流,实现优势互补;(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翁伯琦罗旭辉叶菁应朝阳
关键词:水土保持循环农业
沼液灌溉对砂培黑麦草种子发芽与生理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研究沼液灌溉对砂培黑麦草种子发芽及生理效应的影响,设置4个梯度沼液灌溉量分别灌溉砂培黑麦草,分析种子发芽情况和幼苗生理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正常发芽,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灌溉沼液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T1试验组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显著高于T3、T4试验组(P<0.05);沼液灌溉能促进黑麦草幼苗苗高和根长,试验组T1的促进效果最好;各试验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随着沼液灌溉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且二者的峰值均为T1试验组;不同稀释比沼液试验组间黑麦草幼苗POD酶活性、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SOD、CAT酶活性随沼液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和趋势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认为砂培模式下黑麦草种子能很好地发芽并快速生长成幼苗,且最适灌溉的沼液与蒸馏水的稀释比为1∶3。
刘远李文杨高承芳张晓佩陈鑫珠董晓宁
关键词:沼液黑麦草砂培发芽
福建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与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分析被引量:23
2020年
为了摸清土地利用形态转型的规律,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讨了福建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时空特征、转型模式并分析其与土地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性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形态上逐渐往高级发展,沿海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指数比内陆城市高。研究期内土地利用转型存在阶段性特征,在一定周期内呈现出“S型”的演化态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并与地区所处的土地隐性转型模式密切相关,西北内陆地区土地生态水平总体比东南沿海地区高。近15年来福建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与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均值由0.44上升至0.61,沿海城市协调性高于内陆城市;协调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和生态资源禀赋。应当将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及其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规律应用到土地利用中,因地制宜地施行管理政策,促进城市间协同绿色发展。
宋家鹏陈松林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土地利用转型
菌草菌糠提取物在竹荪母种培养基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以平菇、香菇、灵芝、真姬菇、银耳、杏鲍菇、金针菇7种常见菌草菌糠浸提液配制的培养基为试材,研究了其对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而对最适竹荪菌丝生长的菌糠进行水溶物质的提取。将该菌糠提取物配制的不同浓度梯度的培养基与PDA培养基进行对比,筛选出最适的菌糠提取物添加量,旨在研究出一种新式竹荪母种培养基。结果表明:以菌草灵芝菌糠浸提液作为培养基,竹荪菌丝生长速度快于其它菌糠与PDA培养基(P<0.01)。当向母种培养基中添加6g/L菌草灵芝菌糠提取物时,最适于竹荪菌丝的快速生长,且菌丝粗壮、洁白。
王培丹谢长海苏德伟林兴生姚俊新林占熺
关键词:菌草菌糠提取物竹荪母种培养基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家庭农场经营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家庭农场经营的内在联系,从生产制度体系、安全预警体系、公众参与机制、乡村环保机制、资源利用管理、绿色农业发展等方面,探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改革方向与重点;从政策、管理、服务、培训和保障等方面,阐述绿色家庭农场建设与经营必须抓好的五个环节;同时,从农村新型经营体系创新、绿色农业规模经营、科技服务水平提升和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乡村绿色农业持续发展与有效经营的对策。
翁伯琦赵雅静张伟利王义祥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绿色农业家庭农场
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与提升策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被引量:9
2015年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是优化生产方式与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及举措。笔者阐述了特色现代农业的主要内涵与重要意义,分析了福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优势及其布局现状与成效,提出了福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及其提升策略,主要包括科学制定规划,强化优惠政策引导力;加大科技支撑,增强特色农业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特色产品附加值;加强种业发展,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加强闽台合作,接轨农业发展现代化;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以求为福建省特色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翁伯琦马宏敏苏汉芳张伟利
关键词:现代农业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被引量:4
2016年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不仅能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而且有助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该文阐述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与建设美丽乡村的内在关系、主要特征与实现途径,结合福建省发展实际,在总结与分析近年取得的进展及其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翁伯琦徐慎娴郑百龙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美丽乡村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控技术探讨被引量:10
2014年
该文阐述了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现状,重点介绍了该区水土流失防控的主要技术,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封育措施,并指出该区今后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应加强深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该地区今后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地开发、利用、保护与整治提供借鉴。
林福兴黄东风林敬兰谢建华杨舜成
关键词: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防控技术
厦门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被引量:7
2019年
土地多功能利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理念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值-改进突变级数法,对2004—2016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对其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研究表明:(1)2004—2016年间,土地利用总功能由2004—2010年缓慢退化过渡到2010—2016年缓慢提升;各功能间的协调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演变;土地利用功能向多元化的态势发展。(2)经济和环境功能均经历了从缓慢退化进入缓慢提升阶段;社会功能保持着快速提升状态;三大单项功能均维持在中度持续水平。(3)农业生产功能出现持续退化;生态维持功能先升后降;资源供给功能、环境净化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先降后升;其他子功能均呈上升的趋势,但涨幅不一。(4)资源约束加剧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是当前影响土地利用总功能水平发挥的主要原因;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的确立将为厦门市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功能增添强劲动力。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评价、问题研究和决策指导提供方法基础和科学依据。
梁建飞陈松林
关键词:土地利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