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JY049)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盛毅方茜魏良益宋光辉徐万刚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城市
  • 1篇新区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新型城镇化道...
  • 1篇增长贡献率
  • 1篇制造业
  • 1篇实际应用
  • 1篇四川旅游
  • 1篇四川旅游业
  • 1篇投入产出法
  • 1篇评价指标
  • 1篇区域经济
  • 1篇中心城
  • 1篇主导产业
  • 1篇西部大
  • 1篇西部中心城市
  • 1篇旅游
  • 1篇旅游经济
  • 1篇旅游收入
  • 1篇旅游业

机构

  • 5篇四川省社会科...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四川省经济发...

作者

  • 4篇盛毅
  • 2篇方茜
  • 1篇魏良益
  • 1篇宋光辉
  • 1篇徐万刚

传媒

  • 4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天府新论
  • 1篇区域经济评论
  • 1篇党政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城市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与实际应用——以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为例被引量:15
2017年
在厘清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城市新区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城市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成都天府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空间进行分析,明确了新区的发展定位;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和二维产业筛选模型,对新区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建议将休闲与观光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金融服务、科技研发与服务、会展博览和与文化旅游等产业作为未来十年的主攻方向。
方茜盛毅魏良益
关键词:城市新区主导产业
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发展的相关研究——一个文献梳理的总结被引量:4
2015年
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何去何从的发展问题成为困扰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围绕已有的研究文献,从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存在必要、国别比较、影响因素、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等不同角度系统梳理了学术观点的相关内容,在简要评述的基础上,探寻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发展的研究空间和发展趋势,以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徐万刚
关键词: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实施功能性产业政策还是选择性产业政策?——基于产业升级视角被引量:10
2019年
当前,世界正处于第五次技术革命由导入期向拓展期的转折点,我国也处于技术赶超的关键阶段,产业政策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功能性产业政策与选择性产业政策分类视角看,二者对我国产业升级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受到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影响。选择性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兼容特征,保证了伴随我国市场化水平的提高,选择性产业政策依然能发挥重要作用。政策制定的部门分工导致我国政策协调性较差,提高功能性产业政策与选择性产业政策协调性成为政策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以我国主要城市为样本,通过考察1999~2009年产业政策对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对上述论点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一致性结论。
彭伟辉宋光辉
西部大中型城市产业承载空间优化思路和途径被引量:6
2015年
西部大中型城市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优化这些城市的产业承载空间,需要在明确引进产业是当前空间拓展主动力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引进产业类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分类推进不同城市的产业承载空间调整,通过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建设卫星城和新区、调整行政区划和完善与此适应的体制机制等,促进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
盛毅李博
西部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的标志和评价指标研究
2015年
承接产业转移是当前西部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动力。在各类产业快速进入的背景下,以此为契机合理选择空间形态,安排中心城市功能,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将大大有利于城市建设以合理的形态和功能分布展开,进而减少布局不合理导致的大建大拆。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六大特征,可选择与空间布局直接相关的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三个特征作为标志,确定8项指标进行评价,进而科学规划和指导城区的各种功能配置,从而实现对西部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
盛毅
关键词:西部中心城市评价指标
新型城镇化专题研究: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被引量:3
2014年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城镇发展滞后的国家,只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实现城镇的跨越发展。而坚持走这一道路,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我国城镇发展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大胆探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以人为本、大中小城市协调、城镇与产业和农村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政府介入适度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盛毅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城镇化
四川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将旅游产业确定为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主路径,"旅游经济强区"的认识开始盛行。为验证这一认识的科学性,本文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用统计分析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结果显示:四川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旅游产业对四川经济增长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旅游经济强区的说法具有科学性。
方茜
关键词:旅游经济区域经济旅游收入投入产出法经济增长贡献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