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P06074)

作品数:4 被引量:91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涛苏玉亮刘顺姚军卢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低渗透油藏
  • 3篇油藏
  • 2篇特低渗
  • 2篇特低渗透
  • 2篇特低渗透油藏
  • 1篇性能评价
  • 1篇渗流
  • 1篇渗流特征
  • 1篇试井
  • 1篇试井解释
  • 1篇试井解释模型
  • 1篇水驱油
  • 1篇甜菜碱
  • 1篇平面非均质性
  • 1篇驱替
  • 1篇驱替效率
  • 1篇驱油
  • 1篇稳定渗流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作者

  • 2篇苏玉亮
  • 2篇李涛
  • 1篇陈凯
  • 1篇姚军
  • 1篇刘顺
  • 1篇李爱芬
  • 1篇赵琳
  • 1篇卢逍
  • 1篇唐健健

传媒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型抗高盐泡沫体系研发及性能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为克服高盐油藏常规起泡剂抗高盐性能差的缺点,通过复配及正交实验研发新型泡沫体系,最佳质量分数配方为0.40%羟磺基甜菜碱、0.04%十二醇与0.1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45~65℃下泡沫体系可应用于矿化度10~160g/L;泡沫在含油质量分数为20.00%的静态条件下有较强的稳定性.阻力因子实验中,注入泡沫0.6PV,压差接近稳定,阻力因子为409;非均质填砂模型驱替实验中,注入泡沫后总采收率提高18.6%.结果表明,该泡沫体系具有很好的调剖增油效果,可在高盐油藏中应用并推广.
赵琳李爱芬陈凯唐健健
关键词:高盐甜菜碱
不可逆变形的特低渗透油藏稳定渗流特征被引量:7
2008年
特低渗透油藏在压力变化的条件下,通常发生的是不可逆变形。通过推导不可逆变形条件下渗透率与压力的关系,建立了考虑不可逆变形的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稳定渗流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从而得到了内边界定压和定产量条件下的压力分布。在定压条件下,随着渗透率下降变化系数的增加,地层压力下降得越来越慢,产量也随之下降,极限供油半径越来越小;另外,随着原始地层压力下渗透率的不断降低,极限供油半径逐渐变小,且变化越来越明显;当产量一定时,随着渗透率下降变化系数的增加,地层压力下降得越来越快。最后给出了定压条件下的极限供油半径关于原始地层压力下的渗透率和渗透率下降变化系数的表达式,并将计算值与实际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拟合较好。
苏玉亮李涛卢逍
关键词:稳定渗流特低渗透油藏
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模型被引量:35
2009年
对于低渗透油藏,驱替压力梯度较小时,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随着驱替压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驱替压力梯度大于某临界值时,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不再发生变化,保持为常数。基于这种动态渗透率效应,建立了低渗透油藏的试井解释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最小和最大渗透率条件下,动态渗透率效应持续时间越短,对应的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则压力响应及其导数曲线抬升越大;比基于启动压力梯度的试井解释模型的压力响应及其导数曲线抬升幅度要平缓很多,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比封闭边界效应使导数曲线抬升的幅度要小且时间要早,分辨点明显。
姚军刘顺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模型
平面非均质性对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规律的影响被引量:45
2009年
对于特低渗透油藏,平面非均质性对储层的驱替效率和油气最终采收率的影响很大。通过考虑特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征,建立一维油水非混相驱替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重点分析了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性及其分布方式对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性造成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和地层压力下降,油井出口端含水率升高,驱替效率降低;在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确定的情况下,按线性增加型和先增后降型2种分布方式驱替时,驱替效果较好;在水驱油过程中,地层注入端的平面非均质性对水驱油规律影响较大。
苏玉亮李涛
关键词: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油驱替效率特低渗透油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