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103009)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 相关作者:吴璐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许昌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2014年初许昌市两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 2015年
-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ECP1°×1°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1月14-18日和1月30日-2月2日两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存在平流雾、辐射雾以及平流一辐射雾,高空冷空气入侵南下是两次大雾天气结束的原因;大雾期间,高空环流形势较为稳定,地面气压梯度较小,大气层结存在不同程度的逆温,有上干下湿的特征;当有辐射雾出现时,地面受均压场控制,风速为1~3m/s,整层均为西北气流;有乎流雾时,地面受单一气压场控制,风速为4~6m/s,特别是低层存在暖湿气流的输送,近地面存在弱辐合上升,对流层中层存在弱辐散下沉;能见度与温度露点差基本存在同位相变化,与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的反位相变化。
- 马昕
- 关键词:辐射雾
- 沙澧河流域短时强降水特征和概念模型
- 利用沙澧河流域14个国家基本观测站2000~2012年的5~9月1小时降水加密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沙澧河流域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应用常规MICAPS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对2007~2011年间出现的短时强降水个例进...
- 侯凯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 文献传递
- AREM模式对“04·08”豫中大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利用中尺度有限区域数值模式AREM,对2004年8月4日豫中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暴雨中心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中心强度达200 mm;高空冷平流南下,地面冷空气入侵,中低层有较强的辐合气流。模拟的暴雨落区与实况相一致,但中心强度较实况151 mm略大;模拟的环流形势也与实况环流形势一致。对模拟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垂直速度、散度场和比湿条件下,暴雨区中低空存在明显的水汽辐合,且水汽辐合区位于700 hPa及以下,强水汽辐合区位于900 hPa附近,从低层到高层较强的水汽辐合,暴雨区的水汽充分辐合上升,是造成此次大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
- 王红燕吴璐张晓鹏
- 关键词:AREM数值模拟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