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30230)

作品数:173 被引量:3,523H指数:33
相关作者:李生秀田霄鸿李世清高亚军翟丙年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1篇农业科学
  • 30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86篇小麦
  • 46篇土壤
  • 42篇冬小麦
  • 33篇旱地
  • 31篇玉米
  • 28篇水分
  • 24篇氮素
  • 24篇基因
  • 23篇栽培
  • 23篇基因型
  • 22篇施氮
  • 20篇栽培模式
  • 18篇幼苗
  • 16篇不同栽培
  • 14篇根系
  • 13篇氮量
  • 13篇夏玉米
  • 13篇利用效率
  • 11篇养分
  • 10篇胁迫

机构

  • 160篇西北农林科技...
  • 13篇杨凌职业技术...
  • 11篇中国科学院
  • 5篇瑞典农业大学
  • 3篇包头师范学院
  • 3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延安大学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仲恺农业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贵州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青海省农林科...

作者

  • 97篇李生秀
  • 26篇田霄鸿
  • 23篇李世清
  • 13篇翟丙年
  • 13篇王朝辉
  • 13篇高亚军
  • 12篇周建斌
  • 11篇陆欣春
  • 10篇买文选
  • 10篇张兴昌
  • 10篇冯佰利
  • 9篇党占平
  • 9篇刘文国
  • 9篇强秦
  • 9篇杨习文
  • 9篇王西娜
  • 8篇曹翠玲
  • 8篇郑险峰
  • 8篇邵明安
  • 7篇曹卫贤

传媒

  • 28篇植物营养与肥...
  • 28篇干旱地区农业...
  • 1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西北农业学报
  • 6篇生态学报
  • 6篇Agricu...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土壤通报
  • 3篇玉米科学
  • 3篇土壤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土壤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9篇2010
  • 15篇2009
  • 22篇2008
  • 37篇2007
  • 24篇2006
  • 35篇2005
  • 19篇2004
  • 8篇2003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分胁迫下不同化学物质浸种对玉米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化学物质浸种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使用化学物质浸种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但却不同程度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株高和壮苗系数;使用化学物质浸种增加了玉米幼苗的生物量,且水分胁迫下幼苗干重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正常水分处理;水分胁迫下使用化学物质浸种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总根长,其中中度水分胁迫(ψs=-0.4MPa)根长的增加幅度高于轻度水分胁迫(ψs=-0.2MPa),前者增加的幅度为5.01%~50.83%,后者为0.32%~23.38%。与其他处理相比,水分胁迫下CCC+ZnSO4处理的玉米幼苗的根长、根系干重和壮苗系数均较高,说明利用CCC+ZnSO4处理具有促进根系生长,培育玉米壮苗的突出作用。
汤海军周建斌陈竹君郑险峰
关键词:浸种水分胁迫壮苗玉米幼苗幼苗生长CCC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生理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2
2010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对两个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小偃22(XY22)和小偃6号(XY6)产量和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关键生育期的硝酸还原酶、叶水势、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测定,探讨了其对氮素利用的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不施氮处理,子粒产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叶水势、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而施氮后明显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叶水势、叶绿素含量在施N150 kg/hm2时保持在较高水平。两个基因型中,小偃22比小偃6号的生理代谢更加旺盛,施氮加强了这种作用,这可为进一步选育氮高效利用型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张洋张继强晓敏翟丙年王朝辉
关键词:氮效率生理特征
旱地反硝化作用和N_2O排放影响因子的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和模拟土柱法,研究了包括水分、碳源、氮源以及反硝化的主要决定因子水分干湿交替对土壤N2O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旱地土壤反硝化的主要因子是作为微生物能源和碳源的有机物质,在碳源充足时,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和水分因子是限制因子;两种氮源相比较,在一定的碳含量和水分条件下,土壤N2O排放量并不随NO3--N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N2O排放量发生在氮源加入量为300 mg/kg时;而当氮源为NO2--N时,土壤N2O排放量随NO2--N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排放量为NO2--N为450 mg/kg处理。在同等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由湿变干过程中产生的N2O通量高于土壤由干变湿过程中的产生量;土壤由干变湿过程中N2O通量随着土壤水充孔隙空间(WFPS)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土壤由湿变干过程中最大N2O通量并非在土壤水分饱和状态下,而是在土壤WFPS为70%时,而后N2O排放量随土壤WFPS含量的减少而降低;施肥处理土壤与不施肥对照相比,两者的N2O通量变化趋势相同,但对照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梁东丽吴庆强李生秀EMTERYD Ove
关键词:旱地反硝化作用
不同栽培模式和施肥方法对旱地冬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被引量:24
2007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和施肥方法下冬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特点。结果表明,与平作相比,垄沟栽培明显降低了开花期地上部分的氮素累积量,但显著增加了成熟期地上部分和子粒的氮素累积量;垄上覆膜有增加开花和成熟期地上部及子粒氮素累积的作用。从花后氮素转运与吸收情况看,垄沟栽培花后累积氮量及其对子粒的贡献率显著高于平作,但其转运氮贡献率显著低于平作;垄上覆膜有较高的氮素转运量和花后累积量。垄下施肥地上部和子粒的氮素累积量比常规施肥分别高1.47和1.75 mg/stem,差异达显著水平。
邱临静周春菊李生秀薛亮王虎王林权
关键词:栽培模式施肥方法冬小麦氮素
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春玉米叶面积及叶生物量模拟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采用Modified Logistic模型、LogNormal模型和Modified Gaussian模型,分别对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露地和覆膜春玉米叶面积及叶生物量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可用于模拟露地和覆膜春玉米全生育期叶面积及叶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但模拟效果和精度有所不同,Modified Logistic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露地玉米叶面积及露地和覆膜玉米叶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但对覆膜条件下叶面积动态变化的模拟效果较差;Log Normal模型和Modified Gaussian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露地和覆膜条件下春玉米叶面积和叶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过程,模拟值与实际观察值非常接近,但Log Normal模型因其参数少和参数生物学意义明确,更具适用性。Modified Logistic模型已普遍应用于生物领域,用以描述生物量的增长过程,而Log Normal模型和Modified Gaussian模型是模拟叶面积和叶生物量动态变化的初次尝试,为叶面积和叶生物量的动态变化模拟提供了可选途径。
王瑞军李世清王全九郑纪勇樊军李生秀
关键词:春玉米叶面积生物量地膜覆盖
磷、锌供应对小麦、黑麦生长及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供P和Zn对小麦与黑麦P-Zn关系以及小麦籽粒中锌与植酸含量的影响,为通过农艺措施提高小麦籽粒Zn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螯合-缓冲营养液中分别添加0.1,0.6,3.0,6.0mmol/LP及0,3.0μmol/LZn,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对小麦和黑麦进行了培养试验,分别在培养72和45d收获小麦、黑麦,测定根部与地上部的干质量,P、Zn含量以及小麦籽粒的植酸含量,研究P及Zn对小麦、黑麦生长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供Zn后,小麦籽粒Zn含量、Zn吸收量分别是不供Zn处理的2.74和3.64倍,植酸含量及植酸与Zn物质的量比分别降低了9.64%和68.19%,供Zn还增加了小麦籽粒干质量,提高了小麦籽粒中的P含量,促进了P向籽粒中转运,同时也提高了籽粒中Zn的分配率;供Zn与否对小麦生长和黑麦地上部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供Zn显著抑制了黑麦根部的生长。小麦、黑麦根部存在明显的P-Zn拮抗作用,但在相同环境中,黑麦根部对Zn的摄取能力明显较小麦强。小麦籽粒中植酸含量随着P供应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过量供P抑制了小麦和黑麦对Zn的吸收,阻碍了Zn向小麦籽粒中转运;小麦籽粒中P的分配率随着P供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过量供P明显抑制了小麦和黑麦的生长,苗期时黑麦根部所受影响较地上部明显,小麦成熟时地上部所受影响较明显,与根部和地上部相比,籽粒所受影响最为强烈。【结论】供Zn增加了小麦籽粒干质量及P、Zn含量,降低了植酸含量,提高了Zn的生物有效性。P-Zn拮抗作用主要在小麦和黑麦根部发生,黑麦对Zn的吸收能力明显强于小麦,过量供P降低了小麦和黑麦对Zn的吸收量及P、Zn在小麦籽粒中的分配率。
杨习文田霄鸿陆欣春曹玉贤郭陶静李婕
关键词:小麦黑麦植酸养分吸收养分分配
玉米生长期黄土区土壤氧化亚氮产生和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土壤平衡气室法和密闭气室法,对玉米生长期对照(不施氮肥)和施氮处理(180 kg/hm2N)黄土区土壤剖面中N2O浓度和土壤表面N2O排放通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土壤剖面中N2O主要产生于7月和8月,且60 cm土层的N2O浓度最高,10 cm土层最低;施用氮肥不仅增加了土壤剖面中N2O的浓度,而且增加了土壤表面N2O的排放通量,玉米生长期对照和施氮处理的土壤表面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0.95±4.13)和(22.41±8.69)μg/(m2.h)。对照和施氮处理土壤剖面中N2O浓度和土壤表面N2O排放通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但施氮处理土壤剖面中N2O浓度和N2O排放通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土壤温度、水分以及土壤NO3--N含量是土壤N2O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
梁东丽李生秀吴庆强张兴昌Ove Emteryd
关键词:N2O排放通量
氮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亏缺和补偿效应被引量:22
2005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正常灌水条件下不同生育阶段氮素亏缺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不施氮能明显减少冬小麦的分蘖数和地上、地下部生物量,对地上部影响大于地下部,使根冠比增大;越冬期和拔节期不施氮能显著降低冬小麦的产量,而后期缺氮对产量的影响不大;越冬期不施氮能明显降低冬小麦的有效穗数,拔节期不施氮对千粒重影响较大;而抽穗期和成熟期不施氮则对穗粒数具有显著的影响。总的来看,冬小麦对氮素的亏缺敏感期在越冬期和拔节期,补偿有效期在拔节期。
翟丙年李生秀
关键词: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构成因素
旱地小麦覆膜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9年
综述了国内外旱地小麦覆膜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以期阐明覆膜促进小麦增产的生理机制,为西北旱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提供依据。
杨俊峰龚月桦李生秀
关键词:覆膜小麦生理生态效应
影响冬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土壤环境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应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陕西省岐山县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施肥量、灌水等环境因素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基础地力、肥水状况等许多因素均能影响冬小麦蛋白质含量,基础地力和肥料投入是同时获高产、优质的前提和保证.缺水旱地小麦可能获得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但低产;灌水不但影响到小麦产量,同时还影响到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郑险峰李世清
关键词:蛋白质含量小麦环境因素土壤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