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1C23128)
-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4
- 相关作者:温成平谢志军范永升李海昌吕惠卿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小香勾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利用中心组合(Box-Benhnken)设计对小香勾总黄酮(XGTF)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根据Box-Benhnken设计原理,以XGTF得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结果:影响XGTF得率(%)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XGTF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0min,乙醇浓度65%,液料比46:1,在此条件下,预测值为3.50%,通过反复验证试验,实测值可达3.41%。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极其显著(P<0.0001),可用来对XGTF的提取工艺进行分析和预测。
- 陈学智谢志军温成平涂继方吕惠卿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组织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目前公认治疗RA的西药主要是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生物制剂等,在各种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中,以甲氨蝶呤(MTX)疗效最高,毒性最低。然而MaX治疗半年后往往进入平台期,增大剂量或延长时间.疗效并不增加,且不良反应较大,停药易复发。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RA的研究增多,其目的在于提高疗效、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改善预后。然而由于大多研究样本量较少及研究方法的不同,至今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RA没有确切的疗效。为了明确其疗效,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
- 丁振华王华富桂志红丁汀叶一萍林慧萍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中西医结合方法
- 从调节生殖内分泌环境探讨中医防治高尿酸血症的思路被引量:8
- 2013年
-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异常所导致的疾病,也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及危险因素之一。高尿酸血症早期大部分患者无症状,西药治疗又存在副作用较明显的弊端。文章从临床实际出发,依据近年来多项相关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人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生殖内分泌环境失调密切相关。从而提出以补肾通阳,健脾利湿,疏肝理气为本来调节生殖内分泌环境,以泄浊、化痰、通络、祛瘀为标清除病理产物——血尿酸(湿浊)的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思路,以期能运用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做到高尿酸血症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未病",阻断或延缓疾病进程。
- 肖雯晖温成平谢志军陈学智范永升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性激素中医学
- 从脾论治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的理论探讨被引量:16
- 2013年
- 脾虚证是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重要的病机。中医治疗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应以健运脾胃为本,祛湿泄浊为标,以期达到维持血尿酸稳定,减少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目标。
- 谢志军李海昌陈学智范永升温成平
- 关键词:脾虚痛风间歇期中医治疗
- 从脾论治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的理论探讨
- 痛风(Gout)是一种难治愈、易复发的代谢性风湿病,高尿酸血症为其生化基础,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是其主要临床特点;后期常出现痛风石、间质性肾炎、尿酸性尿路结石、关节功能障碍甚至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随着人们...
- 谢志军李海昌陈学智范永升温成平
- 关键词:脾虚痛风间歇期中医治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