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D211702)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许浩汤达祯杨光刘俊来马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断块
  • 1篇断块区
  • 1篇延安组
  • 1篇应变速率
  • 1篇韧性
  • 1篇盆地
  • 1篇盆地西缘
  • 1篇温度
  • 1篇煤层气
  • 1篇煤流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复杂断块
  • 1篇复杂断块区
  • 1篇高温度
  • 1篇高温高压
  • 1篇高温高压实验
  • 1篇变速率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篇汤达祯
  • 2篇许浩
  • 1篇张松航
  • 1篇马瑞
  • 1篇林文姬
  • 1篇刘俊来
  • 1篇冷雪
  • 1篇杨光
  • 1篇王娟如
  • 1篇李丹梅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煤层气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煤流动的宏观与微观力学表现被引量:20
2005年
对沁水煤田不同地区不同煤级的煤岩样品开展了同步升温和升压高温高压实验变形(温度200~500℃;围压200~500 MPa;应变速率0.5×10^(-5)/s;全量应变-10%).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煤岩的强度有着显著的变化.对于煤岩强度的影响,温度的效应要高于压力的效应.结合显微构造分析可以认为,实验环境条件下煤岩的脆-韧性转变发育于200℃/200 MPa和300℃/300 MPa之间.煤岩的脆性变形产生了宏观破裂带和透入性破裂组合,而大量发育的波状消光、变形纹和动态重结晶颗粒等充分反映了较高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晶质塑性变形过程的主导地位.
刘俊来杨光马瑞
关键词:高温高压煤流应变速率高温度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复杂断块区构造控气作用被引量:11
2006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历经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现今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体,断裂纵横交割的断块组合,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本文从构造演化出发,讨论了区内复杂断块的形态类型特征,着重论述了复杂断块体边界断裂的封闭性以及断块体内部构造配置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指出逆冲断块的向斜、复向斜区域和构造三角断块区是煤层气成藏的有利区块。
张松航汤达祯李丹梅王娟如许浩冷雪
关键词:煤层气鄂尔多斯盆地复杂断块
彬长地区延安组层序地层划分被引量:14
2009年
从地层界线、沉积旋回、标志层、测井曲线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彬长地区延安组三段地层与鄂尔多斯盆地五段地层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将彬长地区延安组分为一个三级层序,进一步划分为3个小层序组,其中三级层序仅由2个体系域(初始充填体系域和超覆充填体系域)组成,表明彬长地区延安组只在盆地形成和发展时期接受沉积,缺失盆地萎缩时期的沉积。
林文姬汤达祯徐凤银许浩刘艳红
关键词:延安组层序地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