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424-005-01)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圭白梁恒杨艳玲周志伟李星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粉末活性炭吸附水中苯的热力学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为研究粉末活性炭(PAC)对苯的吸附性能,对比分析两种PAC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煤质炭微孔面积320 m2/g远小于木质炭微孔面积563 m2/g,煤质炭表面基团比木质炭丰富.使用Dubinin和Sper-pinsky(DS)公式对活性炭吸附水分子进行定性分析,表明煤质炭易于吸附水分子,木质炭更易于吸附苯;研究两种炭对苯的吸附等温线,比较Langmuir、Freundlich、Sips、Toth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的准确性,结果表明Toth方程相关性系数最接近1,更适合描述PAC吸附水中苯;木质炭吉布斯自由能变(-ΔG 0)、吸附焓变(ΔH 0)、吸附熵变(ΔS 0)均大于煤质炭的,表明木质炭更易于吸附苯.
- 王兆之田家宇梁恒陈忠林林明利李圭白
- 关键词:苯PAC
- 低温、低浊、低碱度水助凝效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低温、低浊、低碱度水,以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通过烧杯试验,确定了生石灰(CaO)、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活化硅酸(AS)单独助凝的最优条件。进一步考察了APAM、AS分别与CaO联用的助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种助凝剂均能起到一定的助凝作用,但APAM、AS分别与CaO联用的助凝效果不理想。滞后聚合氯化铝30s投加0.3mg/LAPAM,浊度去除率可达88.1%;AS投加时间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影响显著。延迟聚合氯化铝30~60s投加时,对CODm和TOC去除效果最好。兼顾除浊和除有机物,AS助凝效果最佳,是提高混凝沉淀工艺污染物去除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 周志伟杨艳玲李星梁恒李圭白
- 关键词:低温低浊微污染碱度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活化硅酸
- 钢铁总排废水混凝过程的动态监测
- 2011年
- 利用光散射颗粒分析仪对钢铁总排废水的混凝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了动态监测曲线,探讨了仪器监测值与沉后水余浊的关系。结果表明,动态监测曲线能直观地反映总排废水混凝过程中絮体逐渐聚集成长的变化过程;在PAM最优投加量范围内,仪器监测值随沉后水余浊的降低而增大,在实际生产中自动投药系统可根据设定的监测值自动控制PAM投加量。
- 刘前军南军李圭白
- 关键词:混凝过程动态监测
- 粉末碳与污泥回流强化混凝低温低浊水及残余铝被引量:8
- 2012年
- 研究了粉末活性碳与聚铝混合污泥回流强化混凝对浊度、UV254和DOC去除效能;同时考察了回流对各种形态铝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和粉末炭的投加量分别为10、20 mg/L,粉末活性炭-聚铝混合污泥回流量为60 mL/L(回流比6%),pH值为8时,浊度去除率最大为78.5%;pH值为6.5~7.0时,DOC和UV254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29.6%和53.3%.回流工艺能强化去除浊度和有机物主要是由于回流污泥中不溶性金属氢氧化物的架桥和卷扫作用,以及回流污泥中和预投加PAC最大限度的吸附作用.回流污泥中的Al主要以颗粒形式粘附于絮体上,回流沉后水总余铝质量浓度高于常规工艺,但溶解态铝质量浓度均满足GB2006-259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0.2mg/L).
- 周志伟杨艳玲李星梁恒李圭白
- 关键词:污泥回流网捕残余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