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3306)
- 作品数:72 被引量:694H指数:15
- 相关作者:黄强王义民畅建霞刘任远孙家欢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非线性多尺度建模及其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针对非线性时间序列数据建模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得到一系列反映序列演化过程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对IMF进行Hilbert变换,利用各分量的Hilbert变换的振幅和频率建立非线性多尺度数学模型.以黄河某水质检测站溶解氧含量为例,应用EMD分解和Hilbert变换的结果,建立两个多尺度的数学模型.经过检验,模型的拟合精度、显著性和残差均符合要求.模型模拟结果中提取溶解氧多尺度信息,并且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报,预报的相对误差小在0.08%~12.8%之间.
- 李艳玲张云鹏张国玮党国仁
- 关键词:时间序列EMD多尺度
- 基于EEMD和GRNN的降水量序列预测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为提高非平稳性、非线性降水序列的预测精度,利用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广义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对郑州市1951—2011年的年降水量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减弱了经验模态分解IMF分量的模态混叠现象,提高了广义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相对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广义神经网络和传统的ARMA方法,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广义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具有收敛速度快及预测精度高等特点。
- 黄春艳韩志伟畅建霞王志良柳闪丁皖豫王影
- 关键词:ARMA广义神经网络降水预测
- 新月形沙丘表面100cm高度内风沙流输沙量垂直分布函数分段拟合被引量:32
- 2012年
- 为研究新月形沙丘表面不同层位风沙流输沙量的垂直分布函数,实测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典型新月形沙丘表面100 cm高度内(以1 cm分隔)的输沙量。分段拟合分析表明: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脚输沙量垂直分布规律不完全服从指数函数,出现与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相似的"象鼻效应",在0~3 cm区间内输沙量逐渐增大,3cm以上输沙量随高度呈指数函数衰减;沙丘顶部0~10 cm区间输沙量随高度呈指数函数衰减,10 cm以上呈二次函数衰减;沙丘左翼端输沙量随高度呈幂函数分布,沙丘右翼端0~20 cm内以指数函数衰减,20 cm以上呈三次函数衰减;沙丘背风坡脚风沙流输沙量在0~60 cm和60 cm以上分别呈不同形式的三次函数分布。
- 韩致文缑倩倩杜鹤强孙家欢
-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新月形沙丘
- 1990—2010年黄河宁蒙段所处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被引量:11
- 2014年
- 以Landsat TM和E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黄河宁蒙段所处流域199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监测,并结合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政策因素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初步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水-沙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20年来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 310.04km2,耕地面积增加了611.15km2,水域和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 499.51km2和474.93km2;(2)20年来黄河宁蒙段所处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经历了缓慢变化-显著变化-急剧变化的过程。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后10年(2000—2010年)的变化速度均比前10年(1990—2000年)大;(3)研究时段内草地和未利用地转化为林地,草地和耕地被开发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草地被开垦为耕地;(4)人类活动和政策因素是影响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但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及环境政策的调整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5)1990—2010年流域耕地和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611.15km2和543.19km2,植被覆盖度由1990年的34.7%增加到2010年的40.8%。林地和耕地面积的增加均使得流域总蒸发量增加,灌溉用水增加,从而径流量减少,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使得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均降低。
- 田霞飞薛娴廖杰杜鹤强段翰晨徐满厚
- 关键词:黄河宁蒙河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 中国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54
- 2011年
- 由于气候及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中国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西北干旱区灌区盐渍化问题的研究现状、现有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1)在干旱区灌区土壤水盐运动研究中,引起灌区盐渍化的盐分来源与去向问题涉及较少,有待深入研究;(2)干旱区灌区灌溉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咸水灌溉对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影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3)关于干旱区灌区盐渍化土壤改良研究,可以考虑将各种措施优化组合达到最佳改良效果,这将是今后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的一个方向。
- 缑倩倩韩致文王国华
-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
- 宁蒙河段旬槽蓄水增量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近年来,宁蒙河段凌汛灾害较为严重,槽蓄水增量是导致宁蒙河段凌汛灾害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采用相关性分析原理,从气温、上游来水情况及前期形成的槽蓄水增量等多方面发掘影响宁蒙河段旬槽蓄水增量的因子,并分析了不同影响因子对旬槽蓄水增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前期已形成的槽蓄水增量是凌汛期旬槽蓄水增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是气温,最后是上游来水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宁蒙河段防凌调度提供参考。
- 白夏畅建霞黄强崔屾
- 关键词:宁蒙河段
- 新月形沙丘表面风速廓线与风沙流结构变异研究被引量:25
- 2012年
- 在风沙地貌学中,跃移沙粒与风场的耦合作用下,其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为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的变异。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脚、沙丘顶部、沙丘的两个兽角前端、沙丘背风坡坡脚5个典型部位的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进行了实地观测,并与参照点(丘间粗沙地)的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进行了对比。发现受地形扰动作用,沙丘背风坡坡脚处和沙丘的两个兽角前端的风速廓线形式均呈现非对数形式分布。除迎风坡坡脚处风沙流结构与参照点处相似之外,其余各个部位风沙流均表现出不同于参照点的结构形式。直接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对风沙流结构函数进行拟合,并针对有明显分段现象的风沙流结构形式,采取分段拟合,并对造成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变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 杜鹤强韩致文王涛孙家欢
-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新月形沙丘风速廓线
- 基于风险分析的刘家峡水库最优防凌库容配置方案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黄河上游防凌期梯级水库优化调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满足沿黄省区供水、用电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下游宁蒙河段的防凌安全要求。刘家峡预留一定防凌库容承接防凌期上游发电来水,是兼顾梯级发电与防凌需求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程技术手段,也一直是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研究的一个难点。论文在总结回顾近年来刘家峡水库预留防凌库容及其不足的基础上,建立了定量计算刘家峡水库不同防凌库容预留方案对应下游河段凌灾风险的基于投影寻踪聚类的宁蒙河段凌灾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由此,考虑黄河上游防凌、发电及综合用水要求,分析计算了刘家峡水库不同防凌库容预留方案对应的下游河段凌灾风险变化情况,最终制定了刘家峡水库最优防凌库容配置原则及方案。上述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体系,为防凌期梯级水电站的联合优化运行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指导依据。
- 李五勤吴成国王义民黄强杨元园
- 关键词:水库调度
- 实现水量交换的深圳市中西部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分析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减少缺水量、实现公明水库战略储备水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水库群供水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采用决策动态优选的自适应算法求解模型,结论为:深圳市中西部城市供水保证率达到98%,高于设计保证率97%,满足供水需求;公明水库多年平均交换水量为7.230×107 m3,占到储备库容的近60%,多年平均蓄满周期为1.62年,实现了战略储备水量目标;得到了北线引水给各水库补水比例分别为茜坑17.7%,鹅颈8.8%,石岩51.1%,剩余22.4%水量蓄入公明水库作为储备水量。研究成果对深圳市中西部水库群联合供水和保障水库水质安全,以及发挥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 黄强金文婷刘任远
- 关键词:城市供水
- 刘家峡水库排沙规律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利用长系列实测资料分析了洮河异重流运移规律和刘家峡水库低水位拉沙的特点,建立了异重流持续时间的计算公式,较好地指导了水库排沙调度。分析表明:1969—2010年洮河汛期共来沙4.267亿t,通过异重流排沙3.542亿t,低水位拉沙0.430亿t,共计排沙3.972亿t,占总来沙量的93%。同时,对今后刘家峡水库的排沙研究提出了建议:1开展洮河口排沙洞运行初期排沙方案研究;2开展黄河干流异重流测验与研究。
- 郭家麟张晓华胡建成李建平
- 关键词:异重流刘家峡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