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04BC42)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洪洁张翼飞王卫庆桂明辉顾卫琼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30分钟和(或)60分钟高血糖者胰岛素敏感性及1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肥胖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30min和(或)60min高血糖者(PLH)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方法共有165位受试者包括正常对照(NC)、单纯性肥胖(NGT)、肥胖PLH和肥胖糖耐量低减(IGT)接受了OGTT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用HOMA-IR和SI评估胰岛素抵抗,△I30/△G30和AIRg评价β细胞功能,处理指数(DI=AIRg×SI)评价AIRg对胰岛素抵抗的代偿度。结果与NC组相比,NGT、PLH、IGT组的HOMA-IR升高,SI降低,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C、PLH和IGT组比较,NGT组AIRg升高,前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NC、PLH和IGT组比较,NGT组△I30/△G30升高,PLH组△I30/△G30高于NC组,而PLH和IGT组间以及NC和IGT组间△I30/△G30无统计学差异。与NC组相比,NGT、PLH、IGT组DI指数降低;NGT组DI指数高于PLH和IGT组,后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地区肥胖的PLH人群与肥胖的IGT患者存在着程度近似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
- 洪洁顾卫琼张翼飞沈春芳徐敏桂明辉王卫庆宁光
- 关键词:葡萄糖耐量试验
- 不同代谢综合征定义下的人群特征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比较超重和肥胖人群中,WHO1999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指南(NCEP-ATPⅢ)2001年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代谢综合征(MS)定义下的人群特征,并对MS组分进行因子分析。方法371例体重指数(BMI)≥23kg/m2患者采集人口统计学资料,测定血脂、血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先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多样本的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FSIGTT),应用不同定义分组后进行基线资料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FSIGTT结果显示,所有超重和肥胖人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腰围与胰岛素敏感指数(SI)的相关性优于BMI与SI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98和-0·194,P<0·001)。28·8%(107例)的患者不符合任何一种MS定义;50·4%(187例)符合ATP定义,26·4%符合WHO定义,63·1%(234例)符合IDF定义;ATP和IDF定义的符合率最高,达70·3%,两组人群特征基本一致;WHO组有较高的发病年龄、BMI偏低、显著升高的高胆固醇血症和显著升高的空腹和餐后血糖。MS组分评分分别与年龄、肥胖度和胰岛素抵抗成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与性别、体脂含量和急性胰岛素对葡萄糖反应指数无相关性。结论超重和肥胖人群中一部分仅表现为单纯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在发生MS人群中,以IDF定义下的人群发病率最高。WHO定义因其对胰岛素抵抗评估的要求,实用性差;ATP定义人群基本被IDF覆盖,故可被IDF定义取代。体脂分布的异常(中心性肥胖,而非体脂含量)加剧了代谢紊乱的发生,与之相平行的是胰岛素抵抗程度。
- 顾卫琼洪洁张翼飞桂明辉许敏沈春芳王卫庆宁光陈名道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