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7051)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耿金菊王晓蓉曹瑞香王红军顾雪元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低价
  • 3篇水体
  • 2篇亚磷酸
  • 2篇亚磷酸盐
  • 2篇中低价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酸盐
  • 2篇太湖
  • 2篇离子
  • 2篇离子色谱
  • 2篇离子色谱法
  • 2篇磷酸盐
  • 2篇磷循环
  • 2篇
  • 2篇沉积物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物可利用性
  • 1篇水华
  • 1篇水环境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

作者

  • 7篇耿金菊
  • 5篇王晓蓉
  • 3篇韩超
  • 2篇张娟
  • 2篇顾雪元
  • 2篇王红军
  • 2篇曹瑞香
  • 1篇任洪强
  • 1篇范瑾煜
  • 1篇鲜啟鸣
  • 1篇高士祥
  • 1篇钱新
  • 1篇罗军
  • 1篇邱慧敏
  • 1篇徐望龙
  • 1篇刘智敏

传媒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Journa...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第六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富营养水体中低价磷对水华优势藻类生长的影响
<正>磷是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之一,多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虽然人们对于磷对富营养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这些研究通常只考虑正磷酸盐的作用,很少考虑到低价态磷对富营养化所产生的影响。低价态磷酸盐近些年来受到了很大...
耿金菊张娟夏晓萌
文献传递
不同方法测定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性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以太湖9个采样点所采集的27个沉积物柱样为研究对象,研究沉积物中DGT所测量的磷浓度(DGT-P)与铜绿微囊藻生长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与4种常规的生物可利用性磷方法[(水溶性磷(WSP)、易解析磷(RDP)、藻可利用磷(AAP)和NaHCO3提取磷(Olsen-P))]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太湖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与铜绿微囊藻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DGT-P与藻生长量的相关系数为R2=0.941(P<0.01),高于4种生物可利用性磷提取法的相关系数(WSP,0.780、RDP,0.806、AAP,0.849、Olsen-P,0.910).结果表明DGT技术可以作为预测原位沉积物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工具.
徐望龙王晓蓉鲜啟鸣罗军刘智敏耿金菊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沉积物
水环境中不容忽视的磷形态—低价磷酸盐被引量:1
2011年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存在低价(低于+5价)形式,最新研究发现环境中普遍存在低价磷((如亚磷酸盐(H2PO3-和HPO32-,+3价)、次磷酸盐(H2PO2-,+1价)、气态磷化氢(PH3,-3价)),自然界低价磷的环境行为及其在磷循环中的作用和意义成为研究热点。低价磷酸盐以其热力学不稳定、动力学稳定和溶解性强等性质,使得其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较为复杂。本文综述了水环境中低价磷酸盐的来源和分布、迁移转化特征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展,并系统阐述了环境中低价磷酸盐的分析方法,旨在为深入研究富营养化湖泊中磷的循环机制、揭示低价磷的环境行为、提出科学合理的控制决策提供参考。
王红军曹瑞香张娟韩超顾雪元耿金菊王晓蓉钱新
关键词:水环境磷循环环境行为
亚磷酸盐在硝酸根溶液中的光氧化过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6年
亚磷酸盐(HPO_3^(2-),H_2PO_3^-,+3价)是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还原态形式,其在水环境中的光氧化过程可能是亚磷酸盐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300W汞灯为光源,研究了环境浓度(1μmol/L)的亚磷酸盐在NO_3^-溶液中的光氧化过程,探讨了NO_3^-浓度、溶液pH值、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离子(Cl^-、SO_4^(2-)、HCO_3^-、Fe^(3+)、Mn^(2+))及腐殖酸对亚磷酸盐光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磷酸盐在NO_3^-溶液中的光氧化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当NO_3^-浓度由0增至120μmol/L时,其速率常数由0.020h^(-1)增至0.271h^(-1);酸性溶液(pH=4)有利于亚磷酸盐在硝酸根溶液中的光氧化,水环境中SO_4^(2-)及Cl^-对光氧化过程存在弱抑制,而HCO_3^-对光氧化过程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Fe^(3+)促进了亚磷酸盐在NO_3^-溶液中光氧化过程,而Mn^(2+)则是抑制作用.腐殖酸的加入对亚磷酸盐光氧化过程存在抑制作用.活性氧猝灭剂(异丙醇,叠氮化钠)的加入大大抑制了亚磷酸盐的光氧化过程,表明亚磷酸盐光氧化过程中,活性氧的产生对其光氧化起到关键作用.模拟太湖水样中亚磷酸盐的减少量与正磷酸盐的增加量一致,证明亚磷酸盐光氧化产物是正磷酸盐.
邱慧敏耿金菊韩超任洪强
关键词:亚磷酸盐硝酸根光氧化活性氧水溶液
离子色谱法测定太湖水体中草甘膦含量
草甘膦(Glyphosate,分子式CHNOP,分子量169.07,结构式见图1),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有机磷除草剂,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花卉和景观等方面。草甘膦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不溶于有机溶剂,20℃水...
范瑾煜耿金菊王晓蓉
文献传递
离子色谱法检测天然水体中低价磷酸盐
<正>近些年,随着磷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大量的含磷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导致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限制营养因子,因此监测天然水体和废水中磷的浓度对控制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很关键。传统的磷地球化学循环理论认为磷...
韩超耿金菊王晓蓉高士祥
文献传递
亚磷酸盐降解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和降解特性被引量:2
2012年
从太湖底泥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利用亚磷酸盐(+3价)的细菌P1.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P1菌与所有已知菌的同源性都很低,属于未知的新菌株.P1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pH6.5~7.0、温度30℃.P1菌能以亚磷酸盐为唯一磷源生长,在60~100mg P/L的初始亚磷酸盐培养条件下,100mgP/L的亚磷酸盐培养基中亚磷酸盐减少量最大(11%),培养基中生成正磷酸盐的比例最高1.6%.初始亚磷酸盐浓度越低,碱性磷酸酶(BAP)活性越高,60mgP/L的亚磷酸盐培养基中BAP的最高活性为1.86mol PNP/(L菌液.h).P1菌可能通过BAP将亚磷酸盐转化成生物体内所需的磷源.
曹瑞香耿金菊顾雪元王红军王晓蓉
关键词:亚磷酸盐细菌磷循环太湖沉积物
Production and emission of phosphine gas from wetland ecosystems被引量:5
2010年
Phosphine is a part of an atmospheric link of phosphorus cycle on earth, which could be an important pathway for phosphorus transport in environment. Wetland ecosystems are important locations for global biogeochemical phosphorus cycle. In this study, production and emission fluxes of free phosphine from four wetlands types in southern China were observed in different seas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phosphine liberated from wetlands was at pg/m^3·ng/m^3 level. The emission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wetlands followed the sequence: paddy field (51.83 ± 3.06) ng/m^3 〉/marsh (46.54 ± 20.55) ng/m^3 〉 lake (37.05 ± 22.74) ng/m^3 〉〉 coastal wetland (1.71 ± 0.73) ng/m^3, the positive phosphine emission flux occurred in rice paddy field (6.67 ± 5.18) ng/(m^2.hr) and marsh (6.23 ± 26.9) ng/(m^2.hr), while a negative phosphine flux of (-13.11 ± 35.04) ng/(m^2.hr) was observed on the water-air interface of Lake Taihu, suggesting that paddy field and marsh may be important sources for phosphine gas in atmosphere, while lake may be a sink of atmospheric phosphine gas during the sampling period. Atmospheric phosphine levels and emission flux from Yancheng marsh and rice paddy field varied in different seasons and vegetational zones. Both diffusion resistance in aqueous phase and temperature were dominating factor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phosphine to atmosphere.
Chao HanXueyuan GuJinju GengYuning HongRui ZhangXiaorong WangShixiang Gao
关键词:PHOSPHINEFLUX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