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C63B02) 作品数:38 被引量:209 H指数:10 相关作者: 常志州 杜静 严少华 叶小梅 刘建 更多>> 相关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 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鲜水葫芦与其汁液厌氧发酵产沼气效率比较 被引量:13 2012年 为开发高效处理水葫芦的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该文在35℃中温条件下,分别以鲜水葫芦和经固液分离的水葫芦汁为发酵底物,应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2套完全混合搅拌反应器(CSTR)进行了厌氧发酵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水葫芦为底物直接进行厌氧发酵,最大容积负荷为2.0kg/(m3·d),挥发性固体(VS)产气率为267mL/g,容积产气率为0.61m3/(m3·d),滞留期为27d,平均甲烷体积分数为58%,而以水葫芦汁为底物,COD(化学需氧量)容积负荷可达6.0kg/(m3·d),原料(COD)产气率为231mL/g,容积产气率可达1.4m3/(m3·d),平均甲烷体积分数为66%,滞留期仅需2.4d,COD平均去除率达85%,MLVSS(挥发性悬浮物浓度)平均去除率可达88%。因此,对水葫芦进行固液分离,以水葫芦汁作为厌氧发酵原料可大大提高处理效率,为水葫芦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叶小梅 常志州 钱玉婷 朱萍 杜静关键词:沼气 厌氧发酵 水葫芦 固液分离 施用水葫芦有机肥对土壤CO_2排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在55%田间持水量和等量施肥条件下,比较研究了施用水葫芦有机肥和畜禽粪有机肥对土壤CO2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葫芦有机肥处理土壤的CO2排放量与累积排放量均显著低于畜禽粪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肥处理土壤的CO2累积排放量与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含量以及有机碳矿化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施林林 沈明星 常志州 陆长婴 王海候 宋浩关键词:土壤 CO2排放量 有机碳 微囊藻毒素对陆生植物的污染途径及累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3年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且随着水体污染的加剧而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积聚的蓝藻毒素之一,对多种生物有着严重的毒性作用。MCs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近些年,MCs对陆生植物的毒害作用及累积研究尤为引人关注,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MC-LR(L为亮氨酸)和MC-RR(R为精氨酸)是淡水水体中普遍存在且危害较大的两种MCs异构体。针对这两种毒素,重点介绍其对陆生植物的污染途径、毒性作用及其在作物体内的累积量,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靳红梅 常志州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陆生植物 污染途径 毒性作用 生物累积 水葫芦渣和不同添加物高水分复合青贮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为探讨不同添加物配比组合对高水分水葫芦渣青贮品质的影响,基于对水葫芦含水量高而影响日粮添加量的考虑,将水葫芦压榨成渣后进行青贮。试验设空白及分别添加甲酸+醋糟、玉米粉+蔗糖、玉米粉+稻草、醋糟+蔗糖、醋糟共6个处理,在青贮后15、30 d分2批开封,每个处理3次重复,测定青贮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添加物对水葫芦渣复合青贮品质有显著影响;添加高水平的甲酸抑制青贮料的自然发酵,可起到防腐作用;添加水溶性糖的青贮效果优于添加醋糟调酸法,而且青贮效果随着水溶性糖添加量增加而提高。 蒋磊 白云峰 严少华 张浩 刘建 涂远璐关键词:青贮 高水分 发酵品质 厌氧CSTR反应器处理水葫芦挤压汁研究 被引量:7 2010年 在中温(35℃)条件下,应用改进的CSTR反应器对新鲜水葫芦汁进行厌氧发酵试验,采取逐步提高有机负荷的运行方式,将有机负荷由0.5 kg COD.m-3.d-1逐步提高到5.0 kg COD.m-3.d-1,HRT(水力滞留时间)也由起始的5 d逐步缩短至2.5 d,系统运行40 d,结果表明:系统启动迅速,运行至第30 d,反应器容积负荷达到5 kg COD.m-3.d-1,此后在HRT为2.5 d条件下,稳定运行10 d,其COD的去除率在75%以上,容积产气率可达1.1 m3.m-3.d-1,甲烷含量>65%。 叶小梅 周立祥 严少华 常志州 杜静关键词:厌氧发酵 CSTR 压榨脱水中水葫芦氮磷钾养分损失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以水葫芦为试验材料,经机械粉碎,在0~12MPa的压力条件下,研究了水葫芦脱水效果及脱水过程中水葫芦氮、磷、钾等养分的损失,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由0增加至12MPa时,水葫芦含水率由初始的94.72%降低至68.90%,脱水率高达91.27%,其干物质损失率为29.31%。水葫芦中氮、磷、钾等养分在液相中的比例随挤压压力增加而增加;当压力为12MPa时,挤压残渣中氮、磷、钾养分的损失率分别为52.28%、47.83%、84.83%,各养分损失与其在水葫芦中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养分游离性越高,其损失率越高。 杜静 常志州 叶小梅 黄红英关键词:水葫芦 脱水效果 养分损失 利用生理生化参数评价水葫芦沼液浸种可行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2010年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水葫芦沼液进行青菜种子浸种后对种子发芽、生长、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沼液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随着处理沼液施用浓度的增加,青菜的根长逐渐增加,Z1和Z4处理株高与对照相比,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株高、鲜重和干重的变化趋势相似,随着沼液处理浓度的增加,株高、鲜重和干重的增加幅度也随之增大,当使用全沼液进行处理后虽然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青菜体内的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当使用全沼液处理后,叶绿素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虽然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因此,生理生化参数可作为评判水葫芦沼液浸种可行性的指标之一。 薛延丰 石志琦 严少华 郑建初 常志州关键词:水葫芦 沼液 青菜 抗氧化酶 水葫芦堆肥中N_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明确水葫芦堆肥过程N2O排放的影响因子,为减少水葫芦堆肥过程中N2O排放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水葫芦(Eichhomia crassipes)堆肥过程中N2O排放动态,探讨了堆温、C/N、氮素形态、化学保氮剂、翻堆频次对N2O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2O日均排放量在水葫芦堆肥后5~10天达最大值,N2O累积排放量呈对数曲线变化趋势;N2O日均排放量与堆温、NH2-N含量成极显著线性正相关,降低堆温、增加C/N比,可以减少水葫芦堆肥过程中N2O排放量;添加化学保氮剂处理,可以降低水葫芦堆肥过程0~8天的N2O排放量,但整个堆肥过程的N2O累积排放量大于对照处理;减少翻堆频次可降低N2O的排放。 王海候 沈明星 常志州 陆长婴 陈凤生 施林林 宋浩关键词:水葫芦 氧化亚氮 排放量 水葫芦粉碎程度对脱水效果影响的中试 被引量:11 2012年 水葫芦脱水技术一直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瓶颈,高效率、低成本的挤压脱水设备研发至关重要。试验以自主研发的SHJ-400型水葫芦固液分离机和特殊立式潜污泵(吸口朝上)为基础,采用人工进料方式粉碎水葫芦并通过调节立式粉碎机电动机频率和刀片层数获得不同粉碎程度的水葫芦,首先经过初步试验研究水葫芦粉碎粗细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然后依据脱水设备适宜的水葫芦粉碎粗细要求设计出卧式甩刀粉碎机,并对整套设备(包括粉碎和脱水)进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葫芦粉碎程度提高,脱水率增加,但与此同时,粉碎的耗能增加,脱水残渣中固形物以及氮、磷、钾等养分流失比例也随之增加,研究发现水葫芦粉碎度为32.92(即粉碎后水葫芦残体长度小于5cm达88%以上)的工况条件较好,所得残渣含水率为83.65%,且试验过程中的总耗能最低,仅6.39kW·h/t,在工程运行中,此结果得到进一步验证,且粉碎与脱水效率更高,总能耗(粉碎+脱水)已降低至2.28~2.72kW·h/t。按照日处理200t水葫芦折算其处理成本为4.5元/t(不考虑设备折旧等其他成本)。可见,此套设备(粉碎和脱水)及工程化技术的研发为水葫芦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形成提供了技术保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杜静 常志州 叶小梅 徐跃定 张建英关键词:脱水 潜污泵 水葫芦 不同肥源有机肥对白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以白菜(苏州青)为供试作物,一次性施入有机氮(纯氮)600 kg/hm2,且连续种植3茬,研究了2种不同肥源有机肥对白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葫芦有机肥对白菜的增产作用显著低于鸡粪有机肥处理,但产量差异程度随种植茬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有机肥类型对白菜吸氮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水葫芦有机肥处理的白菜吸氮量、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小于鸡粪有机肥处理,而水葫芦有机肥处理的白菜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白菜收获后土壤全氮含量则大于鸡粪有机肥处理。 王海候 沈明星 吴进兴 常志州 陆长婴 陈凤生 施林林 宋浩关键词:水葫芦 有机肥 白菜 氮素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