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0551203)
-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吴伟华于江波智红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6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无糖尿病并发症的T2DM患者215例为试验组(T2DM组),健康献血者112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入选初始及追踪随访过程中每年检测血清TNF-α、IL-6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每年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下肢动脉彩超、头CT和心电图检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TNF-α和IL-6。结果(1)两组受试者大血管病变发生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者TNF-α和IL-6水平均呈逐年上升,但两组间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者TNF-α和IL-6水平与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T2DM组按HbA1c水平再分成4组,发现不同水平范围的HbA1c组,TNF-α和IL-6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的增高可预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但与非糖尿病者相比并无特异性价值。(2)炎性机制并非糖尿病者比非糖尿病者大血管病变发生早、进展快、预后差的原因。(3)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诱导炎性细胞的激活,从而促使炎性因子释放增加,但并无量效相关性。
- 吴伟华于江波智红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糖尿病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