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7JJD770108)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张萍杨方方袁黎明吕强陈海龙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丝绸之路
  • 2篇清代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明清
  • 2篇明清时期
  • 1篇道路交通
  • 1篇道路交通建设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特点
  • 1篇牙行
  • 1篇张议潮
  • 1篇商路
  • 1篇商品经济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变迁
  • 1篇社会风俗
  • 1篇唐代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机构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张萍
  • 2篇杨方方
  • 1篇陈海龙
  • 1篇吕强
  • 1篇袁黎明
  • 1篇梁坤

传媒

  • 4篇丝绸之路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民族研究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唐都学刊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边疆内地化背景下地域经济整合与社会变迁——清代陕北长城内外的个案考察被引量:14
2009年
明清时期,陕西布政司北界为长城一线,民国至解放初期形成今天格局。蜿蜒于长城以北的陕边延伸区域,清代本为陕蒙"禁留地",从禁留地到黑界地、伙盘地,以至陕绥划界,中间经历一系列的社会变迁。本文从人口、民族、经济结构入手,探讨边疆内地化过程中陕北沿边一系列的社会变动,指出:在北部农牧交错地带,社会的转型建立在民族人口、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生产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本文也为鄂尔多斯南缘自然、人文环境变迁研究提供了社会与经济的背景分析。
张萍
关键词:清代经济整合社会变迁
乌鲁木齐何以成为清朝与哈萨克之间最早的贸易地点被引量:4
2013年
乌鲁木齐是清朝和中亚哈萨克汗国之间最早的贸易地点。清廷选择乌鲁木齐作为贸易地点的决策过程分为初期决议和二次决策两个阶段。初期决议基于乌鲁木齐屯田、距离吐鲁番较近这两个因素,将贸易地点定在乌鲁木齐。二次决策是指在权衡改变原定贸易地点的代价之后,强化了初期决议的结果。乌鲁木齐屯田对选择贸易地点的影响最大,基于新疆开发战略背景下的乌鲁木齐屯田所需耕畜的缺乏,是乌鲁木齐屯田能够决定贸易地点所在的直接原因。当乌鲁木齐作为清廷向伊犁进发的战略跳板地位实现后,再加上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开辟了与哈萨克的新的贸易地点,乌鲁木齐的清哈贸易便被取消了。
陈海龙
关键词:清朝乌鲁木齐屯田
简论唐代丝绸之路的前后期变化被引量:6
2009年
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一直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唐代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但其具体路线在不同时期又有很大变化。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唐前、中、后三个阶段对丝绸之路的路线进行了分述。
袁黎明
关键词:丝绸之路张议潮
北宋时期西北地区民族分布与交通格局的改变被引量:1
2009年
北宋时期西北地区的交通在宋夏战争和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渗透的影响下,既有对以前道路的继承与重复利用。也在当时的特有条件下作出了适当的调整,尤其是通西域的丝绸之路主要线路的走向与利用发生了变化。
杨方方
关键词:北宋时期民族分布
明清陕甘交通道路的新发展与丝绸之路变迁被引量:5
2009年
明清陕甘道路交通有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近代陕甘交通道路格局形成的基础。明代陕西商路主要借助驿路交通。清以后,交通道路又有新的发展。关中道路出现多元发展趋势;陕北交通则向北与向东发展:甘肃交通道路除利用原有的古丝绸之路外,又形成许多新的分支,是对丝绸之路的补充与完善。
张萍吕强
关键词:明清时期交通道路丝绸之路
民国时期甘肃的道路建设与丝绸之路变迁被引量:3
2009年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商路,甘肃是连接丝绸之路东西段的重要通道,但是与唐代以后丝绸之路的衰落不同的是,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并没有随之消亡,反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叠加和选择成为甘肃道路交通的骨架。民国时期,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传入,公路为主的道路交通建设得到了发展,民国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公路,而这一时期道路交通的建设又与丝绸之路故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形成了以丝绸之路故道为依托的道路交通系统。
梁坤
关键词:丝绸之路民国
明清西安与周边地区道路交通建设及商路拓展被引量:5
2009年
商路是联系市场的纽带与桥梁,商路走向改易会直接影响商业市场兴衰。明清西安与周边地区商路有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近代西安交通道路格局形成的基础。明代陕西商路主要借助驿路交通,商业市场以此为依托,形成沿驿路走向分布的地域格局。入清以后,随着边事平静,军队撤走,经济发展受外在因素的干扰越来越少,商路与驿路逐渐分离。关中商路出现多元发展趋势;陕北商路则向北与向东发展;这一时期,陕西商业市场分布格局也出现明显改易,陕北表现得尤其明显,充分表现出商路与市场分布格局在空间上的互动关系。
张萍杨方方
关键词:明清时期商路
风俗所见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以民国时期陕北为例
2009年
社会风俗是生产方式的集中体现,作用于不同的土地利用之上的社会生产直接影响到各方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通过对地方民俗资料的挖掘,可从另一个侧面看到地方土地利用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复杂性。民国时期陕北黄土高原由于人口少,社会生产方式以农牧兼营为主。在长城沿线,尤其定、靖一带土地利用方式以牧地为主,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羊肉、裘皮成为当地人重要的衣食之源。黄河沿岸以花红、枣树较多,且生产当地特产果丹皮、醉枣等。一方面,黄河滩地适宜树艺成长。另一方面,沿河方便的交通条件,可进行商品交易,以至佳县、吴堡等县大多较内地富裕。在各主要自然区中仍有地理分异现象存在,各地土地利用方式也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张萍
关键词:民国时期黄土高原社会风俗土地利用
从牙行设置看清代陕西商品经济的地域特征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通过梳理清代陕西各县牙人与牙行设置,牙税征收及牙税税额等问题,初步分析了清代陕西各县商业行业种类与地区分布情况,辨析了牙税税额及其内涵,由此考察了清代陕西省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阐明其与地区交通、产业结构的关系,指出清代陕西商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在全国范围内表现非常典型。
张萍
关键词:清代牙行
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历史商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脱胎于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商业活动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历史时期地球表面人类商业活动与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科学。历史商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地域商品生产的空间差异及其变迁,商路与商品运输条件,商业市场的地域分布格局,区域商品流通与商贸区的研究。历史商业地理学与商业经济学及商业史研究存在相互联系,但又有着本质的差别。加强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同时对于推动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找寻历史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
张萍
关键词:学科特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