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102749)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5
相关作者:吴迪生冯伟忠周水华赵雪王文娟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表层水
  • 7篇表层水温
  • 7篇次表层
  • 7篇次表层水温
  • 4篇热带
  • 4篇热量交换
  • 4篇季风
  • 4篇海温
  • 4篇海温异常
  • 3篇台风
  • 3篇气旋
  • 3篇热带气旋
  • 3篇夏季
  • 3篇夏季风
  • 3篇南海季风
  • 3篇海-气界面
  • 2篇海洋水文
  • 2篇海洋水文气象
  • 2篇赤潮
  • 1篇动力学特征

机构

  • 15篇国家海洋局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气象局广...
  • 2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作者

  • 15篇吴迪生
  • 9篇冯伟忠
  • 7篇周水华
  • 7篇张娟
  • 6篇俞胜宾
  • 5篇王文娟
  • 5篇赵雪
  • 4篇张文静
  • 3篇闫敬华
  • 3篇许建平
  • 3篇马毅
  • 3篇黎广媚
  • 2篇梁昌霞
  • 2篇魏建苏
  • 2篇张纪伟
  • 2篇李广敏
  • 1篇乔贯宇
  • 1篇刘增宏
  • 1篇林复
  • 1篇王以琳

传媒

  • 6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预报
  • 1篇第27届中国...
  • 1篇中国海洋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
为探索台风与海洋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计算了1986年的7个台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结果:台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主要贡献来自潜热;台风环流内水温、气温均是下降趋势,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夏季台风环流内,感热会出现负值,海...
吴迪生周水华俞胜宾张娟张文静
关键词:台风
文献传递
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被引量:11
2007年
为了解南海与季风的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2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8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结束偏晚(早)是主要现象。西沙平均水温时间系列的距平值自1978年1~3月开始有上升趋势,年平均水温距平值上升趋势出现在1979年。结论:南海中北部在2月次表层水温持续编暖(冷)时,夏季风爆发偏早(晚)、广东出现洪涝(干旱)灾害是主要现象。
吴迪生魏建苏周水华杨会杨凡黎广媚
关键词:次表层水温夏季风
海洋水文气象对广东沿海赤潮影响研究
根据广东沿海发生赤潮的实测资料,重点分析了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广东沿海赤潮发生与海洋水文气象关系。结果表明:棕襄藻(Phaecystis cf.globosa Scherffel)和三宅裸甲藻(Gynmodi...
吴迪生黎广媚赵雪冯伟忠马毅
关键词:赤潮海洋水文气象
文献传递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
用Argo剖面浮标等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Subsurfac OceanTemperature Anomaly,文中简称SOTA)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1月,太平洋-印度洋暖池SOTA偏暖...
吴迪生许建平周水华张娟俞胜宾冯伟忠张文静
关键词:海温异常南海季风
文献传递
1986年南海季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被引量:5
2006年
为探索南海与季风相互作用,用观测资料,计算了1986年南海季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结果:南海夏季风爆发及其控制南海时,位于(20.49°N,114.14°E)附近海域,在热带辐合带和热带气旋系统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潜热迅速跃升,1986年5月23日在台风系统内,感热出现正值,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是主要现象,主要贡献来自潜热.夏季风控制南海天气晴好时,海面温度虽然较高,感热却出现负值,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是主要现象,主要贡献来自海面吸收的短波辐射和感热,结果与闫俊岳等的不同.夏季风结束后,南海受东北季风控制时,海气界面热量交换非常强烈,南海对大气加热是主要现象,主要贡献来自潜热,冷空气到达海面时,感热量值迅速跃升均为正值.结论:南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的变化与海面温度变化趋势不一致,季风控制南海时,南海对夏季风响应为主.
吴迪生冯伟忠许建平闫敬华赵雪张纪伟乔贯宇林复吕桕明
关键词:夏季风
热带气旋过程中海-气界面热量交换被引量:8
2009年
为探索热带气旋与海洋相互作用,采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Marex(马瑞克斯)数据浮标实测资料,计算了1986年南海的7个热带气旋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结果表明:热带气旋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主要贡献来自潜热通量;热带气旋环流内水温、气温均是下降趋势,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夏季热带气旋环流内,感热通量会出现负值,海面有效反射辐射通量出现减弱现象;秋季热带气旋环流内,感热通量和海面有效反射辐射通量显著加强;在热带气旋环流内,海面吸收的短波辐射通量均出现减弱现象;热带气旋环流内受到冷空气影响时,感热变得相当重要,热带气旋表现为对海洋的响应为主。
吴迪生魏建苏李运芳张文静王文娟
关键词:热带气旋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表层水温与广东旱涝
为探索次表层水温对广东旱涝影响,用Argo剖面浮标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文中简称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对广东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冷)时,可能引起Walker环流加强...
吴迪生俞胜宾冯伟忠周水华张娟王文娟梁昌霞李广敏
关键词:海温异常
文献传递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爆发被引量:4
2009年
为探索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海域次表层水温对南海季风的影响,用Argo剖面浮标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冷)时,翌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可能引起Walker环流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中心位置偏北偏东,南海和西太平洋上空对流层下层有气旋性距平环流出现,有利于低空西到西南气流的加强,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冷,可能引起Walker环流东移并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中心位置偏南偏西,南海和西太平洋上空对流层下层有反旋性距平环流出现,不利于低空西到西南气流的加强,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结论:冬季,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冷),翌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晚)是主要现象。
吴迪生周水华张娟俞胜宾冯伟忠张文静
关键词:海温异常南海季风
2002年20号热带风暴风场非对称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用实测资料分析了2002年20号热带风暴(下面简称TCTropicalcyclone)风场分布,结果表明:TC从扰动到成熟期,风速分布均不对称,强风区位于台风东北部。但当TC进入北部湾后,受地形影响,强风区位于台风东南部。随着TC的加强,强上升运动有向TC中心靠近趋势,上升最大值高度有上升趋势,TC进入北部湾后,上升及下沉运动均是加强,上升最大值仍出现在350hPa层附近,TC中心以北有强下沉运动。TC登陆后内区仍有强上升运动,上升最大值出现在500hPa层附近,TC北侧有深厚的下沉运动。TC有暖心结构,350hPa附近增暖最明显,最强水汽辐合出现在850hPa附近的南半圆内。
吴迪生闫敬华王贝贝赵雪冯伟忠马毅张纪纬
关键词:动力学特征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与热带气旋的关系
为探索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与热带气旋的关系,用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和南海SOTA实测资料,对TC的影响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与同步西太平洋TC个数不存在线性相关;赤道西太平洋暖池1月SOT...
吴迪生张娟刘增宏俞胜宾周水华张文静王文娟冯伟忠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热带气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