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40036)
- 作品数:4 被引量:57H指数:4
- 相关作者:邓奇韩大伟林正军王克非杨忠更多>>
-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英汉感官形容词语义认知与语义功能研究——以“Cold”与“冷”为例被引量:9
- 2014年
- 本文以英汉感官形容词中的典型代表"cold"和"冷"为例,从功能与认知视角,对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北大中文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两词用例进行量化对比,分析英汉感官形容词的语义认知与语义功能之间的关联及理据。研究发现:隐喻义的语言表征与其语义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英汉感官形容词语义的识解既采用词汇的手段,又采用句法的手段。
- 邓奇杨忠
- 关键词:语义功能隐喻义
- 论非典型复杂构式产生的理据性被引量:28
- 2013年
- 复杂构式按其语言特征的典型性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类。非典型实例构式中有一个或多个成分在进入图式构式前不符合图式构式的要求,通过图式构式对不符合要求成分的压制,这些成分与相应典型构式中对应成分的互动,以及这些成分进入构式后与其它成分之间的互动,致使这些成分在形式和意义发生改变后基本符合图式构式的要求,产生非典型构式。非典型构式与典型构式同样体现人类经验,通过对现有构式和词汇的整合,非典型复杂构式创造性地表达了人类经验,体现了人们使用语言的经济性。
- 林正军王克非
- 关键词:理据
- 基于认知神经理论和实验手段的隐喻研究进路被引量:6
- 2011年
- 隐喻研究是语言机理研究的重要课题,语言学者大都从修辞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进行隐喻研究,多的是语言结构、心智、映射等带有研究者主观性的推理、分析和阐述,少的是对隐喻意义成因科学实证的机理研究。本文认为从语言的认知神经理论出发,将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应用于隐喻加工处理,运用ERP和N400的实验手段是隐喻研究新的理论进路,会使隐喻意义成因获得新的理据。
- 韩大伟王娜
- 关键词:隐喻ERPN400
- 动态抑或互动?——动态系统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3年
- 动态系统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都试图将认知与社会视角融为一体,构建理论框架模型,阐释二语习得领域那些单个视角理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本文比较两者在二语习得中的具体应用、理论背景、研究视角以及方法等方面的异同。它们在动态、系统、互动等方面的共同点及交叉点为构建一个融会贯通的新体系提供了可能和基础。
- 韩大伟邓奇
-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