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285)

作品数:23 被引量:61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全忠刘原君江勇邵丽丽杨丽娜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衣原体
  • 20篇沙眼
  • 20篇沙眼衣原体
  • 8篇生殖道
  • 8篇细胞
  • 8篇泌尿
  • 8篇泌尿生殖
  • 8篇泌尿生殖道
  • 8篇敏感性
  • 6篇药物
  • 6篇生殖道沙眼衣...
  • 6篇细胞培养
  • 6篇泌尿生殖道沙...
  • 5篇药敏
  • 5篇原体
  • 5篇体外
  • 4篇药敏试验
  • 4篇药物敏感
  • 4篇药物敏感性
  • 4篇微生物敏感性...

机构

  • 2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天津市第四医...

作者

  • 23篇刘全忠
  • 20篇刘原君
  • 16篇江勇
  • 11篇邵丽丽
  • 9篇杨丽娜
  • 8篇侯淑萍
  • 6篇王梅
  • 5篇王敬
  • 5篇杨晓静
  • 4篇王蕊
  • 4篇尤聪
  • 4篇李卓然
  • 4篇陈立新
  • 3篇齐蔓莉
  • 2篇姚卫锋
  • 2篇刘志超
  • 1篇朱辉
  • 1篇赵乐然
  • 1篇盛彩虹
  • 1篇李燕

传媒

  • 12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国内外目前只改了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概念,相应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没有相应的更改,原因只有一个——国内外都没有新概念下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的循证医学证据。而沙眼衣原体存在慢性的、持续性的感染,尤其是在上行感染后。本文详述了各个部位的衣原体感染的诊治,但没有很强的依据,尤其是一些治疗方案,只是为应对目前临床的迫切需要,提供参考而已。我们非常需要全国性病学者协作,进行多中心、严密的临床研究,积累疗效观察和经验。
刘全忠
增加传代次数对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阳性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索改进细胞培养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株检测的敏感性。方法培养McCoy细胞至孔板中,置于37℃,5%CO2温箱中孵育,18~24h后生长至致密单层后,接种沙眼衣原体标准株和临床株,培养48~72h后,用卢戈氏碘液染色鉴定培养结果,凡是培养阴性的标本继续传代培养至五代。为评估多次传代后培养法的敏感性,选用沙眼衣原体内源性质粒基因片段为引物,PCR扩增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 428例样本经5次传代培养,共检测出149例沙眼衣原体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4.81%。以细胞培养共检出的149例阳性标本为基准:初次培养(原代)阳性仅24株,漏检率为83.89%;按常规的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判定标准盲传1次后(二代),阳性株虽增加至91株,漏检率仍有38.93%。传代2次后(三代),阳性株增加至145株,漏检率降至2.68%。PCR扩增检测除了35例培养法检测阴性而PCR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外,余与细胞培养法完全一致。以PCR为参比,多次传代后的细胞培养敏感性达80.98%。结论增加传代次数培养可以提高细胞培养法的敏感性。
邵丽丽江勇杨丽娜杨晓静刘原君王梅尤聪刘全忠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传代
天津地区沙眼衣原体野生株耐药鉴定及机制探索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30株沙眼衣原体野生株体外药物敏感性及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方法:在细胞培养的基础上检测沙眼衣原体野生株对四环素、阿奇霉素及莫西沙星的敏感性,发现耐药菌株后,抽提出耐药菌株的质粒DNA,应用PCR方法对抽提出的DNA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四环素最低抑菌浓度(MIC)≤0.313 mg/L有3株,MIC在0.313~0.625mg/L的有3株,0.625-1.250 mg/L的有8株,1.250-2.500 mg/L的有10株,MIC在2.500-5.000 mg/L的有4株,在5.000-10.000mg/L的有2株;阿奇霉素MIC<0.125 mg/L的为0株,在0.125-0.250 mg/L的有17株,在0.250-0.500 mg/L的有13株。莫西沙星的MIC均集中在0.060-0.120 mg/L之间。用四环素耐药决定因子(tetM)的引物对耐四环素的2株野生株的质粒DNA进行PCR扩增,2株均在约300bp处出现1条明亮的条带;另1株敏感菌株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测序结果显示扩增产物与淋球菌tetM98.36%同源。结论:天津地区已出现了对四环素耐药的沙眼衣原体野生株,检测的菌株对阿奇霉素和莫西沙星敏感。耐药菌株的质粒DNA包含tetM基因片段,考虑该耐药株的发生机制可能系由质粒介导的。
侯淑萍江勇邵丽丽刘原君刘全忠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药敏试验基因
聚乙二醇促进沙眼衣原体生长最适浓度的探讨及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PEG)促进沙眼衣原体D—UW-5/Cx型、E—UW-5/Cx型标准株生长的最适浓度及对4种常用抗菌药物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在沙眼衣原体D、E型菌株接种于致密单层的McCoy细胞时,加入含有不同浓度PEG的离心液,离心后在孵箱中静置2h后换成衣原体感染液,48h后固定,碘染计数包涵体数量。将沙眼衣原体接种于McCoy细胞,接种过程中用0.7%(7g/L)PEG处理菌株,McCoy细胞感染率达90%以上确定沙眼衣原体接种量后进行药敏实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体外4种抗菌药物对沙眼衣原体的作用。将取自31例衣原体细胞培养阳性且基因分型为D、E型的临床标本加入或者不加入0.7%PEG,接种于致密单层的McCoy细胞后计数第1代全孔包涵体数量。结果0.7%PEG能使沙眼衣原体E型包涵体数量提高3.44倍,D型包涵体数量提高3.56倍。在体外,PEG处理过的沙眼衣原体D、E型标准株对阿奇霉素、莫西沙星、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与未经PEG处理的沙眼衣原体标准株药敏结果一致。0.7%PEG可以显著增加沙眼衣原体D、E型临床标本传代产生的包涵体数量。结论0.7%PEG可以显著促进沙眼衣原体D型、E型的生长,但对药敏结果无明显影响。
尤聪王梅邵丽丽刘原君姚卫锋江勇刘全忠
关键词:聚乙烯二醇类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血清Pmp蛋白抗体的检测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检测沙眼衣原体(C.t)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多形外膜蛋白(Pmp)的血清抗体,初步探讨Pmp蛋白与C.t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从临床选择20例正常人作为阴性对照组.77例C.t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随访43例患者3个月,分为C.t持续感染组(19例)与转阴组(24例).采集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Western印迹法检测Pmp蛋白血清抗体(Pmp-Ab),分组比较Pmp-Ab的阳性率,并同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mp-Ab阳性率在C.t感染组为90.20%(71/77),阴性对照组为20%(4/20),感染组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O.05).在C.t感染组,9种Pmp-Ab都可检测到,但不同抗体的阳性率不同,PmpA~PmpI分别为61.04%(47例)、88.31%(68例)、63.63%(49例)、28.57%(22例)、63.63%(49例)、75.32%(58例)、62.34%(48例)、77.92%(60例)和70.13%(54例);其中PmpB-Ab阳性率最高,PmpD-Ab阳性率最低.持续感染组与转阴组9种Pmp-Ab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可产生针对Pmp蛋白的抗体,不同的Pmp蛋白免疫原性有差别,Pmp蛋白抗体对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不强,血清抗体存在个体差异.E型C.t的9种Pmp蛋白全部表达.
李燕刘原君齐蔓莉盛彩虹刘全忠
关键词:细菌外膜蛋白质类抗体生成
抗菌药物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株培养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衣原体培养结果的影响,并分析药敏变化。方法取临床经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确定为衣原体感染者的尿道或宫颈拭子进行传代培养,碘染后发现包涵体者为培养阳性。分析患者临床用药与培养阳性及阳性代数之间的关系,并对阳性菌株进行体外药敏测试。结果2010-2012年,共培养临床标本285份,阳性39份;未用药即培养的标本6l份,阳性17份(27.87%);用药后培养224份,阳性22份(9.82%),两组阳性率比较,r=13.22,P〈0.05。未用药组阳性的17例中,1代阳性4例,2代5例,3代5例,4代2例,5代1例;用药后组阳性的22例中,2代2例,3代3例,4代9例,5代6例,6代2例,未用药与用药后培养标本首次出现沙眼衣原体包涵体的代数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用药标本出现阳性代数早于用药后的标本。对培养阳性的39份的标本进行体外药敏检测,结果发现,未用药患者的MIC值低于用药患者。结论与未用药患者的标本相比,用抗菌药物患者的标本在应用细胞培养法检测衣原体时阳性率低,出现阳性者需增加传代才能检出。
陈立新王蕊尤聪刘志超王敬李卓然刘原君刘全忠
关键词:衣原体沙眼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E型沙眼衣原体临床株热休克蛋白60含量变化及传代衣原体培养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E型标准株和细胞培养成功的沙眼衣原体E型临床株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其热休克蛋白60(HSP60)含量的改变。方法经McCoy细胞培养法检测出的40例E型沙眼衣原体临床株,分为首次传代出现和未出现包涵体两组,通过RT—PCR方法检测l~4次传代的HSP60含量,F检验其与对应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经细胞培养成功的E型沙眼衣原体临床株传代未出现包涵体时其HSP60含量较出现包涵体时高(P〈0.05)。18例首次传代出现包涵体的标本1~4次传代HSP60/16SrRNA分别为0.38±0.06、0.39±0.03、0.38±0.04、0.39±0.03;12例2次传代出现包涵体的标本1~4次传代HSP60/16SrRNA分别为1.18±0.10、0.28±0.06、0.30±0.03、0,29±0.05;10例3次传代出现包涵体的标本1。4次传代HSP60/16SrRNA分别为1.20±0.04、1.20±0.04、0.28±0.04、0.28±0.05。患者疗效对1次传代是否出现包涵体有影响,20例治疗失败患者16例1次传代未出现包涵体,1个疗程治疗后转阴患者20例中14例在1次传代出现包涵体。结论80%治疗失败患者1次传代未见包涵体,临床株传代培养未出现包涵体时沙眼衣原体可能处于持续感染状态,其CHSP60合成增加,临床采集的衣原体标本至少应进行3次盲传以避免漏检。
尤聪刘原君姚卫锋王梅江勇邵丽丽刘全忠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60细胞培养法E型疗效HSP60
多次传代培养提高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检出率
2010年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bomatis,Ct)所致的泌尿生殖系感染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流行的性传播疾病,在某些西方国家已超过淋病占各种性传播疾病的首位。在我国,近年日益增加的Ct泌尿生殖道感染已受到重视。在Ct感染的诊断上,实验室一般以传统的细胞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技术的LCR和PCR法以及免疫学类的EIA、DIF和VIDAS—CHL法进行诊断。由于细胞培养法结果稳定、可靠,
邵丽丽杨晓静杨丽娜江勇刘原君刘全忠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传代培养检出率泌尿生殖系感染细胞培养法
沙眼衣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性试验及23S rRNA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检测天津地区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活性,筛查耐药株,从基因分子水平上探讨耐药机制.方法 将经McCoy细胞培养法检测出的42株沙眼衣原体临床株,传代培养至感染率达90%以上,收集标本进行3种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用RT-PCR、PCR方法分别扩增与大环内酯类耐药相关的23S核蛋白体RNA基因、核糖体蛋白L4基因,产物直接测序检测基因突变.结果 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为红霉素0.5~2 mg/L,克拉霉素0.008~0.032mg/L,阿奇霉素0.125~0.5 mg/L.发现2株红霉素耐药株,MIC值为2 mg/L,2株耐药株的23SrRNA基因有C2452A、T2611C的突变(大肠杆菌序列编号),红霉素耐药株及敏感株L4基因均发现脯氨酸113→亮氨酸、脯氨酸156→丙氨酸两个位点的突变.结论 沙眼衣原体对红霉素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C2452A、T2611C的突变导致红霉素低水平耐药,L4基因的点突变可能与红霉素耐药无关.
邵丽丽江勇杨丽娜杨晓静刘原君刘全忠
关键词:沙眼大环内酯类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299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检测近4年来天津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对阿奇霉素、米诺环素、莫西沙星3种临床常用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性,并评价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采集到的符合要求的299例临床标本及E型标准株破壁、离心后接种于细胞培养板的McCoy细胞,培养60~72 h后碘染观察衣原体包涵体。原代培养阴性或阳性的标本均进行传代培养。阴性标本均传代培养至第5代,阳性标本传代培养至感染率达90%以上,收集标本进行3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出沙眼衣原体阳性株104株,阳性率为34.78%。其中McCoy细胞感染率达90%以上的菌株共94株,药敏(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分别为阿奇霉素(0.063~1.000mg/L),米诺环素0.004~0.128mg/L,莫西沙星0.030~0.240mg/L。应用阿奇霉素、莫西沙星、米诺环素治疗后的沙眼衣原体总体阴转率分别为44.44%、63.46%、88.89%。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米诺环素抗衣原体活性相对较强。整体评价临床各类药物治疗效果与时间变化趋势分析,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之间明显相关。
邵丽丽江勇杨丽娜杨晓静刘原君刘全忠
关键词:衣原体沙眼抗生素药物敏感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