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11)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1H指数:7
- 相关作者:张淑芬唐炳涛赵杰贾超马威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棉织物抗紫外线整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0年
- 棉织物是人们夏季服饰的首选,但是棉织物的抗紫外能力差,所以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功能整理是实现健康绿色理念提高其附加值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现有棉织物的整理方法,详细介绍了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整理方法和无机纳米紫外线屏蔽剂整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整理法应用工艺的改进和高效稳定试剂的开发同样重要;无机纳米紫外线屏蔽剂整理工艺方法还有待完善。
- 刘勇马威唐炳涛张淑芬
- 关键词:棉织物抗紫外线
- 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无盐染色行为被引量:7
- 2010年
- 以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一种新的阳离子助剂对棉纤维进行处理,应用于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对染色过程中染料与处理后棉纤维之间的吸附类型、吸附热力学及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盐染色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过程是放热自发进行的,低温有利于染料的吸附;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过程。与传统有盐染色结果相比,染色后的阳离子化棉纤维色深增加,染料利用率提高。
- 腾晓旭马威张淑芬
- 关键词:棉纤维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 双一氟三嗪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与染色性能被引量:1
- 2009年
- 合成了一支含双一氟三嗪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并应用于棉纤维的染色。详细考察了染色温度、固色温度、加碱量以及加盐量对其染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染色温度90℃,Na2SO4用量70g/L,固色温度40~60℃,碱量(Na2CO3)0~3g/L时染料的固色率可以达到87%。与同结构的含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相比,含氟活性染料的固色率提高13.5%。该染料具有较好的各项牢度性能。
- 黄昊飞张淑芬
- 关键词:染色方法染色性能
- 一种应用于活细胞中检测Hg^(2+)的罗丹明类荧光探针
- 2009年
- 基于罗丹明类荧光团,合成了1种新型的Hg2+荧光探针R-A。R-A以带有2个羧基的含硫开链冠醚为识别基,对Hg2+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荧光增强,基本不受其他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或重金属离子的干扰。此外,R-A与汞离子有较强的络合能力,不受环境中多种阴离子的影响,并且能够在微摩尔级实现对水相中Hg2+的检测。在较宽的pH范围内(包括生理环境),R-A对Hg2+仍然表现出较大的荧光响应,并且荧光强度保持稳定。R-A的酯化形式,R-E,具有良好的细胞渗透能力,应用于Hela细胞和PC12细胞中显微成像,实现了活细胞内Hg2+的检测。
- 郭柯馨樊江莉彭孝军王静云孙世国孙平平
- 关键词:分析化学荧光探针汞离子活细胞
- 光稳定剂在提高染料光牢度中的应用
- 2010年
- 光牢度是评价染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影响染料应用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太阳光是导致染料褪色的最主要诱因。通过使用光稳定剂,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抗氧剂和紫外线屏蔽剂等是提高染料光牢度的有效手段之一。对光稳定剂在提高染料光牢度中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目前研究光稳定剂应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染料分子中引入光稳定剂分子结构,此结构能够吸收或屏蔽紫外线和可见光,阻止光对染料结构的破坏,从而提高染料的光牢度;另一种是将光稳定剂以添加剂的方式应用于染整工艺中。分别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论述,并对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马威姜雪唐炳涛张淑芬
- 关键词:染料光稳定剂
- 四葡萄糖基锌酞菁的合成及其光驱动^1O2生成速率常数的测定
- 2009年
- 糖酞菁是光动力疗法研究中非常受关注的光敏剂之一。该文合成了两种光动力疗法用光敏剂四葡萄糖基锌酞菁,并通过高分辨质谱及1H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发现不同于[2(3),9(10),16(17),23(24)-四(1,2:5,6-二-O-异丙叉基-α-D-葡萄呋喃糖基)酞菁]锌(Ⅱ)〔缩写为Pc-(Glup)4〕,[2(3),9(10),16(17),23(24)-四(α-D-葡萄呋喃糖-3-基)酞菁]锌(Ⅱ)〔缩写为Pc-(Glu)4〕中的糖基以α-,β-构型两种形式同时存在。对Pc-(Glup)4和Pc-(Glu)4进行了UV-vis和光驱动1O2生成速率常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甲醇中Pc-(Glu)4以单体形式存在,而Pc-(Glup)4则发生了聚集,它们的1O2生成速率常数分别为8.0×10-4和2.2×10-4。
- 张沛张淑芬
- 关键词:酞菁锌单线态氧
- 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机理及改善其强度的途径被引量:4
- 2009年
- 三联吡啶钌([Ru(bpy)23+])电化学发光(ECL)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使其在生物化学分析、临床检测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概述了三联吡啶钌ECL的相关反应机理,并对近年来国内外通过改变共反应物结构、应用表面活性剂、组建双核及多核钌金属络合物体系、利用分子内电子转移原理等方法来有效增强三联吡啶钌ECL强度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ECL检测过程中分子内和分子间作用的协同应用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 杨洋孙世国刘凤玉樊江莉彭孝军
- 关键词:三联吡啶钌
- 紫外吸收染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0年
- 紫外线具有高能特性,能够伤害人类皮肤和破坏有机化合物,而紫外吸收染料既吸收紫外线,赋予染料抗紫外整理功能,又可提高有机染料的光稳定性,是一类新型的纤维防护功能染料,现已成为染料化学工作者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 王云明唐炳涛马威张淑芬
- 关键词:抗紫外线染料光稳定性色牢度
- 5-芳甲氧基苯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被引量:2
- 2011年
- 以4-氯-2-氟-5-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缩合、闭环、甲基化、醚化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具有5-芳甲基苯基吡唑结构的系列新化合物,其结构经过1H NMR,HRMS确定.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除草活性,特别是4-氯-3-[4-氯-2-氟-5-(4-甲氧基苯甲氧基)苯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吡唑,在9.375 g·hm-2剂量下,对苘麻的抑制率达到95%.
- 董晓亮周宇涵徐珊珊曲景平
- 关键词:除草剂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吡唑衍生物
- 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0年
- 太阳热能及环境中热能是一种绿色能源,由于受自然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大规模开发利用有很大的技术困难。而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将外界或体系中的热量以高储能密度的潜热储存方式加以储存,既能够将低品位的热能转换成为具有高品位的能源,又具有相变温度可调节和无过冷、相分离等优点,是一类新型的清洁储能材料。有机相变储能材料主要包括固-液相变,固-固相变,复合相变3类,研究该材料对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相变储能材料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介绍了相变材料的种类及各类相变材料的特点,并对各类相变材料的性能、储能机理和优缺点进行讨论;并探讨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节能、纺织业领域的应用。
- 赵杰唐炳涛张淑芬王云明
- 关键词:有机相变材料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