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EJA030451)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成新华邢大伟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关于发展农业私营企业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企业化为基础和前提,没有企业化也就没有产业化。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重在选择组织方式和培植微观主体,农业生产的特点、资本结构和企业家的素质等,决定了私营是农业企业的最佳形式。中国农业私营企业已经在农村经济社会中承担着主力军的作用,其进一步发展依赖于农业企业家的成长。
- 成新华马成武
- 关键词:农业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企业化企业家
- 灰色模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以江苏为例被引量:4
- 2007年
-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模型和GM(1,1)预测模型,对江苏省农业经济系统进行关联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江苏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确立主导产业,发挥其它产业的潜在优势,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在农业经济的各影响因素中,应继续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和转变。
- 邢大伟
-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 农业私营企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被引量:4
- 2006年
- 没有社会发展,就没有持续的经济增长;没有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就会缺乏物质基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但经济增长也带来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分化。农业私营企业作为农村社会分化和整合的力量,推动着农村经济运行系统、社会结构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的建立和互动。具有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的企业家是推动农业私营企业发展的支柱,私有产权安排激励着农业企业家的成长,制度和政策的变迁也有利于农业私营企业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力量。
- 成新华
- 关键词:农业企业家新农村
- 农民教育与农业企业家培养:农业私营企业发展的着力点被引量:3
- 2004年
- 分析农业私营企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成长的动力和发展路径,论述农业企业家与农业私营企业发展的关系,并从思想创新、农民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农民企业家队伍的培养等方面,阐述农业私营企业发展的着力点.
- 成新华
- 关键词:农民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 我国农业微观组织模式的比较与选择被引量:6
- 2006年
- 现实的农业经济是非均衡经济,制度创新才能解决农业非均衡发展的问题。在制度既定的条件下,影响农业微观组织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是管理成本、交易费用和资产的专用性。农场化经营、合作化经营和企业化经营等,各有其特点和效率。从规模经济目标角度,企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微观组织的最佳模式。农业企业化的实现方式是私营,从现实经济状况、制度安排和效率等诸方面分析,农业私营企业应成为我国农业微观组织改造的方向。
- 成新华
- 关键词:非均衡经济
- 农业私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2004年
- 农业私营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的,是巩固农户家庭在我国农业微观组织中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创新。同时也是有效利用潜在资本,大幅度提高资本社会化程度的重大制度变革。为研究其共性与个性,我们基于128家企业的分析,提出促进农业私营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和微观对策措施。
- 成新华
- 我国农业私营企业生成模式与特征被引量:2
- 2005年
-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需要创新农业微观组织形式,农业私营企业成长是在坚持改革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基础上的又一次创新。2004年,我们对国内128家企业进行了目的抽样调查,对25家农业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企业进行了访谈。本文剖析了我国农业私营企业生成的四种类型,即个体经营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私营企业、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而组建的农业私营企业、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以个人掌握的要素创办新企业和招商引资举办的农业私营企业。进而探讨企业初创期的行为特征,提出不同类型企业的共性和存在的问题。
- 成新华
- 农业私营企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创新微观组织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最紧迫的问题。以农业企业作载体,通过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产权交易,有利于农业产业的纵横一体化,也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最终实现农业的一元化。培育企业家,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新体系,尤其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大力举办农业私营企业,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
- 成新华
- 关键词:产权交易农业产业化技术进步投融资体系企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