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11011)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11011)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3
相关作者:侯增谦江迎飞宋玉财杨志明张洪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同位素
  • 1篇岩石
  • 1篇岩石成因
  • 1篇早侏罗世
  • 1篇同位素制约
  • 1篇驱龙
  • 1篇中新世
  • 1篇侏罗世
  • 1篇锆石
  • 1篇锆石HF同位...
  • 1篇西段
  • 1篇络合物
  • 1篇拉曼
  • 1篇拉曼光谱
  • 1篇拉曼光谱研究
  • 1篇拉萨地块
  • 1篇火山岩
  • 1篇钾质
  • 1篇钾质火山岩
  • 1篇光谱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江西省地质调...

作者

  • 2篇侯增谦
  • 1篇田世洪
  • 1篇胡文洁
  • 1篇苏嫒娜
  • 1篇侯可军
  • 1篇莫宣学
  • 1篇朱弟成
  • 1篇杨竹森
  • 1篇张洪瑞
  • 1篇徐文艺
  • 1篇杨丹
  • 1篇张兆卿
  • 1篇赵悦
  • 1篇杨志明
  • 1篇宋玉财
  • 1篇江迎飞

传媒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uCl2-H2O体系和FeCl3-H2O体系络合物拉曼光谱研究与溶液拉曼定量分析探索被引量:6
2011年
详细研究了CuCl2-H2O体系和FeCl3-H2O体系络合物拉曼峰。对于CuCl2-H2O体系,认为286cm-1峰可能是[CuCl4]2-和[CuCl6]4-等Cu2+和Cl-形成的各种形式络合物的特征峰叠加的结果,412 cm-1峰可能是以[Cu(H2O)4]2+和[Cu(H2O)6]2+为主的Cu2+的水合物的特征峰叠加在一起形成的;通过对特征峰参数的分析得到了286和412 cm-1特征峰的强度与3 400 cm-1左右水的O—H伸缩振动最强峰强度之比(I1/I3 400和I2/I3 400)以及这两个特征峰的积分面积(A1和A2)和浓度的定量关系曲线,从络合物角度实现了对CuCl2溶液的定量分析。对于FeCl3-H2O体系认为173和331 cm-1两个特征峰可能都是归属于FeCl3在水溶液中最常见的络合形式—[FeCl4]-,173 cm-1峰形很宽可能是由于Fe3+和Cl-形成的其他各种形式络合物,如[FeCl]2+,[FeCl2]+等的特征峰叠加的结果,331 cm-1之后的弱宽峰可能是以[Fe(H2O)4]3+,[Fe(H2O)6]3+为主的Fe3+的水合物的特征峰叠加在一起而形成的;通过对特征峰参数的分析得到了331 cm-1特征峰的积分面积A2以及173和331 cm-1特征峰的积分面积A1和A2之比与浓度的定量关系曲线,从络合物角度实现了对FeCl3溶液的定量分析。
杨丹徐文艺
关键词:络合物拉曼光谱
西藏驱龙矿区早侏罗世斑岩的Sr-Nd-Pb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被引量:29
2011年
近年的研究基本揭示,在冈底斯南缘存在一条晚三叠世-侏罗纪的花岗岩带,其成因认识有助于恢复青藏高原中生代演化历史,但却存在争议。为此,本文选择拉萨东部驱龙早侏罗世花岗斑岩开展Sr-Nd-Pb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调查岩浆源区特征,以期查明岩浆成因。分析结果显示,驱龙早侏罗世斑岩具有相对较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29-0·7050)、正的εNd(t)(平均0·7)和锆石εHf(t)值(2·6-8·2),表明岩浆来自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合对比发现,冈底斯南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在500km宽的范围内显示出由西向东亏损程度逐渐减弱、甚至变得富集的规律,表明在此类花岗岩的形成过程中,成熟地壳组分的贡献自西向东逐渐增多。这既可因南部拉萨地体基底Hf同位素组成的东西向不均一所引起,也可能因东段驱龙、米林等地花岗岩更靠近古老的拉萨微陆块所致。
杨志明侯增谦江迎飞张洪瑞宋玉财
关键词:冈底斯
拉萨地块西段中新世赛利普超钾质火山岩富集地幔源区和岩石成因:Li同位素制约被引量:7
2012年
作为一种"非传统稳定同位素",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成功应用锂同位素对青藏高原西南部赛利普超钾质火山岩进行了示范研究。研究表明,赛利普超钾质火山岩的w(Li)为11.2×10-6~22.9×10-6,同位素组成δ7Li为-1.2‰~+3.5‰,平均值为0.2‰,与平均上地壳的相当。超钾质火山岩的锂同位素组成与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参数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性,这表明在超钾质火山岩结晶分异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锂同位素分馏,锂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其形成时的源区特征。超钾质火山岩的锂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达4.7‰,并且与Pb-Sr-Nd同位素和岩浆结晶分异参数之间亦无任何相关性,表明锂同位素异常可能反映了不均匀源区岩石特征。通过计算模拟以及与前人的类似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笔者认为俯冲印度地壳而不是特提斯洋壳(包括沉积物)的流体/熔体参与了超钾质火山岩的源区富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钾质火山岩成因模式。
田世洪胡文洁侯增谦莫宣学杨竹森赵悦侯可军朱弟成苏嫒娜张兆卿
关键词:超钾质火山岩岩石成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