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36B03-3)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陈耀锋赵光磊万群芳谭永军陈瑞萍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棉花
  • 3篇间作
  • 2篇棉花品种
  • 2篇环塔里木
  • 2篇环塔里木盆地
  • 1篇栽培
  • 1篇综合评价
  • 1篇纤维品质
  • 1篇棉花产量
  • 1篇棉花生长
  • 1篇花产量
  • 1篇花生
  • 1篇间作棉花
  • 1篇复合栽培
  • 1篇RAPD标记
  • 1篇DTOPSI...
  • 1篇LAI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4篇赵光磊
  • 4篇陈耀锋
  • 1篇刘春惊
  • 1篇曹春波
  • 1篇朱红菊
  • 1篇陈瑞萍
  • 1篇张玉东
  • 1篇谭永军
  • 1篇万群芳

传媒

  • 1篇中国棉花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环塔里木盆地果棉间作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环塔里木盆地果、棉间作棉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该地区间作棉花品种的培育和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RAPD标记技术,对环塔里木盆地23个果、棉间作棉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相似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分子聚类结果进行探讨。【结果】经筛选发现,在70个随机引物中,有27个引物能在23个间作棉花品种间扩增出较好的多态性片段,共扩增出136条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67.3%。环塔里木盆地23个间作棉花品种之间的平均成对相似系数为0.665,成对相似系数大于0.7的品种对有66个,占总数的26.09%,而成对相似系数小于0.5的品种对仅占总数的6.72%。23个棉花品种可聚为2个大类5个亚类。【结论】环塔里木盆地果、棉间作棉花品种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赵光磊朱红菊刘春惊陈瑞萍曹春波谭永军陈耀锋
关键词:棉花品种RAPD标记
杏棉间作复合系统中棉花生长及生产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以大田棉花为对照,与杏、棉间作下棉花的株高、LAI、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杏、棉间作下棉花的株高和LAI相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且随着距杏树垂直距离的增加,其变化呈偏态分布趋势;间作下棉花的铃重、株铃数、有效果枝数和衣分相比对照均有一定的减少,各处理与对照间单株铃数和果枝数差异极显著,间作对产量性状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有效果枝数>株铃数>铃重>衣分;间作减少了棉花的单位面积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各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在杏、棉间作下试验的3个品种中鲁棉研28最为稳定。
赵光磊万群芳刘春惊陈瑞萍曹春波陈耀锋
关键词:棉花LAI
杏棉间作复合系统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以大田棉花为对照(CK),研究了环塔里木盆地杏、棉间作系统对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杏、棉间作下棉花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且随着距杏树垂直距离的增加,其变化呈偏态分布趋势;在杏、棉间作区,棉花的比强度、伸长率和马克隆值明显减少,而纤维长度、整齐度、黄度和纺纱指数则形成了明显的增加区和降低区,表明杏、棉间作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很大。
赵光磊陈耀锋万群芳张玉东陈瑞萍曹春波
关键词:棉花纤维品质
对环塔里木盆地杏棉复合系统下棉花品种的综合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应用DTOPSIS法,对环塔里木盆地杏棉复合系统下广泛种植的9个棉花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棉43表现突出,综合性状优于其他8个品种,是杏棉复合栽培下最适宜种植的棉花品种;DTOPSIS法所提供的量化分析指标,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客观、准确,且原理易懂,计算简便,易于计算机操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综合评价方法。
赵光磊万群芳陈耀锋陈瑞萍曹春波
关键词:棉花DTOPSIS综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