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1081)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席小莉杨频杨曼曼安文汀焦勇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吕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表柔比星-铁体系与DNA作用的光谱和电化学法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表柔比星是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增殖很快肿瘤的药物.应用紫外、荧光、园二色、黏度、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表柔比星及表柔比星-Fe2+体系与DNA的作用.结果发现,在pH=7.4时表柔比星可与Fe2+形成稳定体系,加入DNA后表柔比星-Fe2+体系的紫外吸收明显降低.Scatchard图表明,表柔比星-Fe2+体系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同时此体系可使DNA-EB体系荧光偏振度增大,使DNA的热变性温度(tm)上升,黏度增大.循环伏安法表明,DNA的加入使得表柔比星及表柔比星-Fe2+体系的式量电位正移.园二色谱法表明,随着表柔比星-Fe2+体系的加入,DNA碱基间作用能迅速减弱.综合以上结果得出:表柔比星及表柔比星-Fe2+体系与DNA之间均为嵌插作用,而且表柔比星-Fe2+体系具有比单纯表柔比星更好的嵌插效果.这些结果可为合理改善药效、降低抗癌药物毒性和设计新药提供依据.
- 席小莉杨曼曼杨频
- 关键词:小牛胸腺DNA
- 生物荧光成像用分子与纳米探针被引量:3
- 2011年
- 生物荧光成像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荧光探针是其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有机染料、半导体量子点和上转换稀土纳米粒子是适用于生物荧光成像的三类主要的化学荧光探针。简要评述了这三类荧光探针的发光机制、典型的设计发展策略、主要的合成制备方法、以及生物成像应用实例。各类探针都在不断地改进、完善自身,呈现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 李世琴安文汀李荣霞赵俊红焦勇
- 关键词:荧光探针有机染料量子点生物成像
- 荧光染料探针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理的研究
- 2010年
- 用荧光光谱法和UV光谱法,研究染料荧光素、铬黑T、结晶紫(Crystal Viole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可以给出它们在不同结合数下的生成常数,求出它们的能量转移效率、给体-受体之间的距离,进而得知一些小分子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所引起染料或蛋白质光谱特性的变化.因此,这些小分子染料可作为蛋白质的探针,从分子水平的角度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为生命科学研究以及药物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张改清席小莉
- 关键词:荧光染料牛血清白蛋白
- 表柔比星-镁体系与DNA相互作用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表柔比星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快速增殖肿瘤的药物。本文应用紫外、荧光、圆二色、黏度、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表柔比星-Mg2+体系与DNA的作用。结果发现:在pH=7.4时,表柔比星可与Mg2+形成稳定体系。加入DNA后表柔比星-Mg2+体系的紫外吸收明显降低;Scatchard图表明表柔比星-Mg2+体系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同时此体系可使DNA-EB体系荧光偏振度增大;使DNA的热变性温度(Tm)上升;黏度增大;凝胶电泳表明表柔比星-Mg2+体系对pBR322DNA有非常好的切割活性;圆二色谱法表明随着表柔比星-Mg2+体系的加入,DNA碱基间作用能迅速减弱,二级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综上所述:表柔比星-Mg2+体系与DNA之间为嵌插作用;且表柔比星-Mg2+体系具有更好的切割活性。这些结果,可为合理改善药效和设计新药提供依据。
- 张改清杨曼曼席小莉杨频
- 关键词:CTDNA
- CdTe量子点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效应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在水热法合成水溶性CdTe及核壳结构CdTe/CdS量子点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细胞色素c对CdTe量子点及CdTe/CdS核壳量子点荧光的猝灭效应和CdTe量子点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的猝灭效应,并阐述了猝灭机理。结果显示,细胞色素c对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应具有一定的粒径依赖性,粒径越小,猝灭效应越强;细胞色素c对CdTe/CdS核壳量子点的猝灭效应比对CdTe量子点的更强,揭示了受激电子的表面传递机理。CdTe量子点通过松散牛血清白蛋白的螺旋结构而猝灭其荧光。
- 焦勇李荣霞安文汀李世琴赵俊红
- 关键词:CDTE量子点CDTE细胞色素C牛血清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