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K35B02)
- 作品数:27 被引量:241H指数:9
- 相关作者:刘志强汪澎仲晶晶钱卫东葛如海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东南大学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红外差频嵌入式疲劳驾驶监测系统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针对疲劳驾驶监测的要求,通过对传统图像处理以及基于DSP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基于DSP红外差频法检测眼睛来进行疲劳监测的方法。通过DSP控制近轴和远轴红外灯的开关,利用红外光源下近轴亮瞳孔和远轴暗瞳孔进行图像差分来获取眼睛区域,平滑去噪二值化后进行特征提取,最后计算PERCLOS值来判断疲劳程度并决定是否报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较高、速度较快,可以满足非接触式、不同光照条件、实时监测的要求。
- 刘志强张海水詹永照
-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PERCLOS差分图像瞳孔
- 用于汽车稀释排气流量测量的锥形流量计特性
- 2009年
- 为实现稀释排气流量的精确测量,进行了锥形流量计的结构设计.建立锥形流量计流量的理论计算模型,编制了计算软件.应用Fluent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锥形流量计进行流量仿真,并研究了锥体前后锥角大小、有无连接支撑杆以及气体温度等因素对流量计流量计量特性的影响.最后进行与标准临界文丘里喷嘴组的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模型、仿真计算、试验验证的一致性较好,该流量计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适合应用于汽车稀释排气流量测量.
- 谢俊高建立谢文磊穆桂脂刘军
- 关键词:锥形流量计碳平衡法数值仿真
- 基于视觉的车辆侧后方道路图像检测技术被引量:6
- 2010年
- 针对车辆在换道过程中易发生碰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车辆侧后方包括盲点区域在内的道路图像的检测算法。该算法对车辆侧后方车道线分为内外两侧进行分析,解决了因摄像机安放位置所产生的感兴趣区域不对称问题。利用基于梯度特征的阴影检测法对接近的车辆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单目视觉测距和两车的几何位置关系计算两车的距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本车后方的车道线和车辆,并且当两车距离在55米以内时,系统可以有效的对车距进行估计。
- 刘志强宋世亮汪澎仲晶晶
- 关键词:换道感兴趣区域梯度特征单目视觉
- 跟驰模型中反应延迟时间项作用机制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10年
- 人类对于事件的反应机制决定了道路行驶车辆在跟驰过程中存在反应延迟现象。对几类常见跟驰模型中所反映出的延迟时间的含义进行了定义与区分。利用Matlab软件对GHR模型、OV模型以及FVD模型进行了2车跟驰状态和车队信号灯放行阶段的模拟,分析了这3类模型中反应延迟时间设置的必要性。结果显示GHR模型中反应延迟时间不可忽视,而OV模型以及FVD模型中反应延迟时间可以省略,同时也证明了各跟驰模型建模思路的合理性。
- 廖惠红李丹王昊蒋璇
- 关键词:跟驰模型
- 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及舒适性评价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针对公路线形连续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基本要求,提出相邻路段运行车速相协调的路线设计理念,并提出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旨在为设计和改建双车道公路提供重要依据,提高线形设计质量,减少交通事故。经实例分析证实所提标准较为合理,并根据分析结果,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此外,从驾驶员的角度对线形的舒适性做出了评价,并提出双车道公路线形舒适性的评价标准,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
- 刘志强王运霞黄成
- 关键词: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横向加速度
- 多车道普通公路路侧标志遮挡问题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普通公路上设置路侧标志是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最常用的措施.由于多车道普通公路上大车率较高,内侧车道小车驾驶员视认标志容易受到外侧车道大车的遮挡,使路侧标志功能难以有效发挥.本文在分析驾驶员视认标志特点的基础上,以我国最常见的双向4车道普通公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侧车道小车驾驶员受外侧车道大车遮挡问题,并以车流到达服从泊松分布为基础建立了路侧标志受大车遮挡的遮挡概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重复设置、改变标志设置形式和位置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路侧标志遮挡问题的对策.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叶海飞陆建
- 关键词:公路运输普通公路遮挡
- 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分析与评价被引量:8
- 2008年
- 针对公路线形连续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基本要求,以运行车速为中介,提出了相邻路段运行车速相协调的路线设计理念,并参考国外双车道公路及国内高等级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提出了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经实例分析,证实所提标准较为合理,从而为设计和改建双车道公路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该路段事故多发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此外,从驾驶员行驶舒适性的角度对线形的舒适性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双车道公路线形舒适性的评价标准。
- 刘志强王运霞钱卫东倪捷
- 关键词:交通工程线形连续性双车道公路
- 疲劳驾驶的转向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为有效地实现疲劳提前预警,研究了心电信号(ECG)和转向特征随驾驶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分析了ECG信号的4个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分析之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综合的ECG评价指标来分辨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分析了驾驶员在不同驾驶状态,不同的道路线形下的转向行为,应用转向熵方法分析了转向数据,结果表明:相比清醒状态,疲劳状态下的转角熵升高了57.1%。
- 刘志强焦立峰
- 关键词:疲劳驾驶心电信号
- 驾驶员注意涣散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通过对注意涣散时驾驶员头部运动及面部表情变化特征的分析,系统实时监测驾驶员眼睛、嘴巴位置和运动状态信息,构建驾驶员注意涣散特征表征参量,实现对驾驶员注意涣散状态信息的检测与提取。驾驶员注意涣散表征量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非线性识别的优势对驾驶员注意特征进行模式分类,实现驾驶员不同注意涣散状态下的特征捕捉。同时采用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技术,对驾驶注意涣散多源表征信息进行决策融合,实现对驾驶员注意涣散状态的判断。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与D-S规则多源信息决策融合技术的运用提高了驾驶员注意涣散特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汪澎刘志强仲晶晶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多源信息融合
- 各异性FVD模型及数值模拟被引量:4
- 2010年
- 为了使跟驰模型能够描述驾驶人行为差异,基于不同气质类型驾驶人的行为差异分析,建立了跟驰模型参数与驾驶人气质状况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气质激进度变量,将跟驰模型参数表达为气质激进度的函数,并在改进FVD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现驾驶人行为差异的各异性FVD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规范模型无法描述驾驶人个体行为差异的缺点.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成功地模拟稠密交通流中小扰动传播演化结果的随机性现象.该模型结构简单,且参数易于确定,一方面为驾驶行为各异性的建模建立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微观交通流动态随机特性模拟提供了一般性的方法.
- 王昊王炜
- 关键词:交通工程跟驰理论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