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7LCD13)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兵程建中李心清袁洪林程红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证据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早泥盆世
  • 1篇四川龙门山
  • 1篇同位素
  • 1篇泥盆世
  • 1篇腕足
  • 1篇腕足类
  • 1篇龙门山
  • 1篇古海洋
  • 1篇古海洋环境
  • 1篇海洋环境

机构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程红光
  • 1篇袁洪林
  • 1篇李心清
  • 1篇程建中
  • 1篇王兵

传媒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龙门山地区早泥盆世古海洋环境--来自腕足类壳体的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3
2008年
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系是解决我国华南区与西北区及国外泥盆系对比的纽带,也是全球古生代气候变化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地区。但该地区早泥盆世古海洋环境研究一直缺乏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影响到该地区泥盆纪地球化学记录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比,进而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古生代气候变化对比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龙门山地区早泥盆世保存完好的腕足化石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地区早泥盆世海洋的古地理环境特征进行了探讨。保存鉴定结果显示:腕足化石壳体结构保存完整;阴极射线照射下壳体不发光或部分壳体呈微弱橙黄色;大多数壳体微量元素Mn<250μg/g、Sr>400μg/g。表明腕足化石保存完好,后期成岩作用影响微弱。同位素结果揭示龙门山地区δ18O值在-4.5‰~-9.9‰(PDB下同)之间,明显低于该时期世界其他相同纬度地区的δ18O值(-1.7‰~-6.9‰);微量元素Fe、Mn含量变化与氧同位素组成变化呈反相关系。这说明龙门山海域当时处于海水同开阔海水交流不畅,海水化学成分受陆源淡水注入控制。这一发现从同位素地球化学角度对龙门山古海洋环境做出了判别,为龙门山地区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短尺度对比提供依据。
程红光李心清袁洪林王克卓王兵程建中
关键词:氧同位素四川龙门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