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6C60)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敏陈建张孝国刘福国许建民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因芯片检测乙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多位点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乙醇对HBV DNA多位点基因变异的影响,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5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嗜酒组和非嗜酒组,采用DNA芯片技术,检测HBV DNA前C区G1896A及A1814C位点、BCP区A1762T及G1764A位点、P区C528A及T552C位点的基因突变。结果:嗜酒组在BCP区A1762T及G1764A位点的突变频率明显高于非嗜酒组(均P<0.05)。在前C区G1896A及A1814C位点,P区C528A及T552C位点突变频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乙醇导致乙肝病毒BCP区A1762T及G1764A位点发生基因突变,增强HBV基因的表达和复制,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
- 陈建许建民王敏刘福国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基因突变乙醇
- 乙醇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分布及肝损害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对比嗜酒与非嗜酒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HCVRNA基因型及分布,以明确嗜酒的CHC患者病情发展是否与某种特定基因型有关。检测CHC患者IFN-γ及TNF-α水平,了解嗜酒的HCV感染者肝损害的机制。方法:收集CHC患者114名,分为嗜酒组和非嗜酒组,以基因芯片技术对2组患者进行HCVRNA基因分型。采用Ficoll梯度离心法提取所有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培养,ELISA法检测IFN-γ及TNF-α的水平。结果:嗜酒组和非嗜酒组HCVRNA的基因型均以1b型为主(嗜酒组的比例为60%,非嗜酒组为43.75%),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22)。嗜酒组和非嗜酒组的HCVRNA定量测定分别为(11100±14174.3)×103mL-1和(3927.8±4549.6)×103mL-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嗜酒组和非嗜酒组TNF-α水平分别为(4528±3587)ng/L和(3262±3131)ng/L,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但2组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醇促CHC肝患者HCVRNA复制,导致肝损伤加重,但并不能增加慢性HCV感染者对某种HCVRNA基因型的易感性。TNF-α在嗜酒的CHC患者中起重要作用,是导致肝损害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
- 孙慧慧王敏张孝国陈建刘靓文智绪亭
- 关键词:乙醇基因型IFN-Γ
- 丙型肝炎病毒RNA高变区准种复杂性与干扰素疗效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HCV HVR1)准种复杂性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为临床选择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及预测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进行HCV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进行HVR1准种复杂性检测。结果治疗前HCV HVR1准种的SSCP条带数(复杂性)≤3者,经干扰素治疗后,HCV RNA阴转率为77.78%,>3者HCV RNA阴转率为21.4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组SSCP条带数为2.44±0.73,无效组为4.50±0.6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染HCV基因型lb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VR1准种复杂性程度越高,对干扰素无应答的可能性越大,是预测干扰素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 张孝国王敏陈建
- 关键词:干扰素准种高变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