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818051)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尤继元陈魏巍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岩带
  • 1篇印支期
  • 1篇山岩
  • 1篇花岗岩
  • 1篇花岗岩带
  • 1篇化学特征
  • 1篇火山
  • 1篇火山岩
  • 1篇火山岩地球化...
  • 1篇火山岩地球化...
  • 1篇构造环境
  • 1篇成矿
  • 1篇成矿意义

机构

  • 2篇西北大学

作者

  • 2篇尤继元
  • 1篇陈魏巍

传媒

  • 1篇地质调查与研...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青海同仁地区Ⅰ型花岗岩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青海同仁地区Ⅰ型花岗岩带SiO2含量变化范围在52.29%~72.25%,平均值为62.58%,A12O3含量变化范围在14.31%~19.15%,平均值为16.73%。低碱(Na2O+K2O变化范围为2.65%~7.57%)、高钾(K2O平均值为3.86%)、轻稀土(Sr、Ba、Ta、Ti)富集,重稀土(Sr、Ta、Zr、Ti)亏损,δEu范围在0.68~0.72,平均值为0.71,具中等的负铕异常,(La/Yb)N范围在8.63~8.85,平均值为8.76,稀土元素配分模型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配分模型。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研究区花岗岩为准铝质(A/CNK为0.7~1.1)Ⅰ型花岗岩,形成于中央造山带在地壳加厚作用后岩石圈拆沉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在成岩过程中存在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铜金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形成Cu、Pb、Zn、Ag、Mo多金属矿(床)。
陈世顺尤继元汪泗河鱼欣宇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意义
青海省同仁印支期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青海省同仁地区位于秦岭、祁连山结合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该区广泛分布一套印支期火山岩,火山岩的岩石组合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等。作者对出露于青海同仁瓜什则乡拉则那合当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Na2O明显偏高,而K2O偏低,为中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其稀土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较为平坦的右倾型;具有弱负铕异常,负铈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等强烈富集,Pb、Sr富集,而高场强元素Ta、Nb、Ce、Pr、Nd等亏损。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区火山岩形成环境为洋壳向下俯冲的岛弧环境。
尤继元汪泗河鱼欣宇陈魏巍
关键词:火山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