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88B10)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志军刘小刚杨启良张富仓王金凤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分
  • 2篇灌溉
  • 1篇氮利用
  • 1篇氮素
  • 1篇氮素累积
  • 1篇氮素累积量
  • 1篇调亏灌溉
  • 1篇玉米
  • 1篇玉米群体
  • 1篇枣树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率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畦灌
  • 1篇温室
  • 1篇梨枣
  • 1篇梨枣树
  • 1篇利用率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李志军
  • 1篇易晓丽
  • 1篇王金凤
  • 1篇蔡焕杰
  • 1篇王雪梅
  • 1篇张富仓
  • 1篇杨启良
  • 1篇黎平
  • 1篇石小虎
  • 1篇曹红霞
  • 1篇刘小刚
  • 1篇胡笑涛

传媒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玉米群体水氮利用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为探索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玉米优化水氮供给模式,通过遮雨棚内微区试验,研究了沟灌方式、灌水量和施氮量对玉米群体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隔沟灌溉中水低氮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是交替隔沟灌溉高水高氮处理的1.06倍。在相同水分和氮肥条件下,交替隔沟灌溉的籽粒产量分别是常规沟灌和固定隔沟灌溉的1.05、1.16倍。各因素对全氮累积总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沟灌方式、施氮量、灌水量;灌水量对全氮累积总量影响显著。
刘小刚张富仓杨启良王金凤李志军
关键词:玉米交替隔沟灌溉水分利用率氮素累积量
基于SIRMOD的畦灌质量评价及其技术要素优化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提高畦灌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进行了畦灌灌水质量评价指标对不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响应规律的模拟研究。选取2009年杨凌渭河北岸河漫滩地的沙壤土和黏壤土畦灌田间实测数据,基于SIRMOD模型求出畦田平均入渗参数,然后通过多组合灌溉模拟分别计算出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结果表明:畦田规格和单宽流量对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随着畦长的增长和单宽流量的减小,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均减小。建议该地区沙壤土畦长为40~50 m时单宽流量为6.0~8.0 L/(s.m),黏壤土畦长为60~70 m时单宽流量为5.0~7.0L/(s.m),畦宽均以1~3 m为宜。
黎平胡笑涛蔡焕杰李志军
关键词:畦灌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
温室梨枣树土壤水分和品质对调亏灌溉的响应被引量:7
2012年
为探明调亏灌溉对温室梨枣树水分利用效率及梨枣品质的影响,以日光温室生长的9年生矮化密植成龄梨枣树为试材,试验设置充分供水处理(处理1(CK)),萌芽展叶期重度亏水处理(处理2),萌芽展叶期中度亏水处理(处理3)和果实膨大期中度亏水处理(处理4)。结果表明,亏水处理有利于提高梨枣树的根系吸水能力,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同时显著降低棵间蒸发;与CK相比,处理2和处理3对梨枣品质的所有指标都起到了提高和改善的作用,其中处理2最佳,处理3次之;综合考虑不同生育期调亏灌溉对梨枣树各项指标的影响,萌芽展叶期中度亏水能较好的改善果实品质,是实施调亏灌溉的最佳阶段。
易晓丽曹红霞王雪梅石小虎
关键词:调亏灌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