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X007)
-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4
- 相关作者:管锦绣田辉玉操菊华吴秋凤卢德友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市民社会与马克思早期理性批判思想研究
- 2011年
- 青年马克思在寻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钥匙之前,经历了一个思想上的探索时期。延续先前对理性的思考,马克思逐渐从批判黑格尔理性国家观深入到对市民社会的解剖,找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点,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形成了市民社会理论的一个鲜明发展脉络。
- 田辉玉卢德友
- 关键词:市民社会
-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域下的技术哲学思想被引量:2
- 2012年
- 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一方面,马克思将工业与技术视为人的类本质,视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类本质的技术-工业可能产生异化。他以人本主义的理想劳动来关照现实的工人异化劳动的生存状态,将工人异化劳动的生存状态与造成异化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联系起来,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批判。在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的研究视域实现了向经济学哲学的转变,其技术哲学思想得以建立。
- 管锦绣操菊华
- 关键词:异化劳动理论技术哲学
-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洞见及其理论限度被引量:1
- 2011年
-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在特定的时代境遇中孕育成型。较之于马克思,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更强调上层建筑和阶级意识,在理论基调与历史使命方面既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传统保持一致,又独创性地推进了马克思由经济基础规定市民社会的认识思路,展示了切中当代社会现实的理论视野。
- 蒋欢卢德友
- 关键词: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 交往理性观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被引量:4
- 2011年
- 哈贝马斯以化解现代资本主义危机、寻找经济发展与社会交往的和谐为目的提出交往理性观,倡导人与人平等共处,协商对话,反对外来干涉,主张还原交往行为之本来面目。这一交往理性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操菊华田辉玉
-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和谐社会
-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的时代意蕴被引量:3
- 2013年
- 对时代的关注和科学的分析是哈贝马斯交往合理性理论的重要特点。"晚期资本主义"是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的时代语境。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语境下,哈贝马斯批判了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工具理性批判逻辑,揭示了工具合理性霸权所导致的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特征,从而显示了其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意义和时代气质。
- 管锦绣
- 关键词: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性时代语境
- 经济理性的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视角被引量:2
- 2012年
- 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不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以经济理性为特征的工具理性批判的视域下而不是在以技术理性为特征的工具理性批判的视域下来建构其异化消费理论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并显示了其对于当代工业社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管锦绣
-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经济理性
- 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语境下文化产业概念辨析
- 2013年
- 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语境是在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来解读的,在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语境下,结合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现实,"文化产业"应有着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读。"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产品的商品化,而不是泛指文化的商品化。其次,文化产业是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实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 管锦绣
-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
- 关注人的发展: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及当代中国现实考察被引量:6
- 2013年
- 马克思的科技伦理思想始终着眼于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科技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科技是生产力,实质上与道德一致;科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成为异化的力量。马克思的科技伦理思想对于我们走出当今社会的三大科技伦理困境,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观有重要意义。
- 操菊华田辉玉吴秋凤
- 关键词:科技伦理伦理困境科学发展观
- 技术的辩证特性与唯物史观视域的确立——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发展路径
- 2013年
- 在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通过对作为变革现实活动的实践范畴的拓展,将技术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加以实证地、宏观地考察,马克思表达了技术的辩证特性的思想:一方面工业、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另一方面,工业、科技、分工可能导致生产力异化。在扬弃早期的异化劳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马克思发展了他的技术哲学思想。
- 管锦绣
- 关键词:唯物史观技术哲学
- 马克思文化批判思想的两个向度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6
- 2013年
- 文化创新的论题是以文化批判为前提的。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包含着两个向度——工具理性的批判和传统文化的批判。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是对启蒙理性精神的传承,是在文化批判的两个向度中诉说着现代性的价值取向的。在我国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全面推进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认识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所彰显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管锦绣张三元
- 关键词:文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