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713)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1
相关作者:何绍明刘进陈兰英任笑蒙刘红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454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醉
  • 2篇麻醉药
  • 1篇单性
  • 1篇阳性
  • 1篇阳性克隆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协同
  • 1篇药物协同作用
  • 1篇烃类
  • 1篇烷烃
  • 1篇克隆
  • 1篇挥发性麻醉药
  • 1篇混养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诊断
  • 1篇果蝇
  • 1篇氟烷
  • 1篇雌性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解放军第45...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刘进
  • 2篇何绍明
  • 1篇刘红
  • 1篇王国军
  • 1篇任笑蒙
  • 1篇陈兰英

传媒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4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挥发性麻醉药与烷烃相加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挥发性麻醉药(VAs)与正烷烃的相互作用以推测全麻作用靶位的性质。方法将3种VAs氟烷、安氟烷、异氟烷和3个正烷烃戊烷、己烷、庚烷相互配对组合。用果蝇模型单瓶连续法测定ED50,用气相色谱仪检测麻醉气体浓度。每次配对实验分为6组,1组和6组分别测定A药和B药的ED50;2、3、4、5组分别在维持A或B药0.2或0.4ED50条件下,通过增加另一药的浓度来测定A或B药的ED50(定义为合用ED50);将这4组内各自恒定药的浓度均数分别除以1组及6组测得的各自单药的ED50值,得各自A药或B药的ED50分数,将各组A药和B药的ED50分数相加得该组ED50分数之和。每对重复实验4次,用各组A药ED50分数为横坐标值、B药ED50分数为纵坐标值制成相互作用图。结果除2对因浓度不能在同一气相色谱条件下检测被剔除外,共进行了13个配对组合实验,所有结果均为相加作用,在208个相互作用点中,只有1个位于相加范围线之左下,8个位于相加作用点之右上。结论实验结果提示麻醉作用机制的分子靶位相同,根据它们的理化性质和其他蛋白质模型的研究结果推测作用靶位既非疏水区也非亲水区,而是亲疏水两性分子的特定区域。
何绍明王国军刘进
关键词:麻醉药药物协同作用
一种快速筛选阳性克隆的方法——反向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被引量:21
2002年
本实验采用反向Northern印迹杂交 (reverseNorthernblot)技术 ,对经反转录差异显示PCR(differentialdisplayre versetranscriptionalPCR ,DDRT PCR)获得的 5 6个差异片段 (cDNA)进行阳性片段的初步筛选 ,获得 8个候选阳性片段 ,经Northern印迹杂交实验 ,确证 5个阳性片段。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检测和筛选阳性克隆片段的方法 ,并具有简便、经济的优点。它不仅可用于各种分离差异片段的方法中差异片段的初步筛选 。
刘红任笑蒙陈兰英
关键词:阳性克隆基因诊断
单性与混养果蝇氟烷ED_(50)的比较
2004年
目的 比较雄性、雌性及两性混养果蝇的吸入麻醉药ED50 。方法 用分瓶法测定同一代次单养雄性、雌性及混养两性果蝇氟烷的ED50 。结果 雄性、雌性及混养果蝇氟烷ED50 分别为 (0 .6 14± 0 .0 2 1) %、(0 .6 35±0 0 2 2 ) %和 (0 .6 2 8± 0 .0 31) % ,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不同性别及受精果蝇的吸入麻醉药ED50 无差别 ,实验中不必仅选用雄性果蝇。
何绍明刘进
关键词:单性混养果蝇雌性麻醉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